热闻|家长火烧孩子成堆烟卡,直言“怕孩子误入歧途”,网友:估值得有好几万!

热闻区 2024-09-02 1.1万

近日,黑龙江一家长火烧孩子的“宝贝”烟卡引热议。

视频里的家长称,本来不反对孩子玩烟卡,毕竟谁还没有个童年。但后来发现,很多小孩为了烟卡会去偷抢,为防止孩子误入歧途,决定火烧成堆烟卡。

父亲火烧烟卡,教育方式引争议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这位家长的做法,“必须斩草除根,防止孩子误入歧途”。

但有部分网友感叹烟卡价值不菲,对孩子表示同情;还有人认为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且可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也有网友疑问“到底哪里值好几万?”

最近一段时间

“烟卡”在中小学生中悄然流行

给孩子们的健康和成长

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威胁

“烟卡”由废弃烟盒制作而成,学生们把各种烟盒盖撕下来折成长方形卡片,双手合拢,以空掌心击拍地面,烟卡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不仅如此,学生们还会根据香烟价格将“烟卡”分为不同等级,一些孩子已经熟知香烟的“档次”和价格,一些学生拍“烟卡”上瘾。

“烟卡”走红后掀起的销售热潮,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烟卡”发现,目前仍不乏销售过万的“烟卡”商家,多以折叠好的、不同香烟品牌的“烟卡”混合打包出售,根据选购张数,售价区间在几元至数百元不等。

线上店铺有的还打出广告词“全新真卡,您的孩子再也不用翻垃圾桶了”“只做稀有高级卡”,也有的会在介绍栏直接标明“真烟卡”,同时附加“真烟盒剪下”“有烟味”“带胶印”等字样。

有买家留言:非常好,不用惦记孩子去翻垃圾桶了,我家也没人抽烟,真是帮了大忙。

记者发现,线下一些商店也售卖“烟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店老板介绍,有从网上订货的,也有回收来的,如酒店、会所、酒吧等一些高档消费场所。网上订购的“烟卡”大部分是印刷品,但对于孩子来说,很难鉴别出来。

多地部署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

对香烟品牌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吸烟的成年人,孩子们痴迷“烟卡”引起一些家长的担心,害怕孩子们可能会对吸烟产生好奇心,甚至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游戏中沉迷输赢,有赌博的倾向。近几个月以来,针对烟卡带来的危害,多地检察院、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已开展行动。

近日,邢台市教育局发布《致广大家长朋友防范学生沉迷“烟卡”游戏的倡议书》,呼吁广大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家校携手一起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管。

沧州市教育局在关于防范沉迷“烟卡”游戏致家长的一封信中指出,作为学生家长,不能做“甩手掌柜”,要深刻了解孩子玩“烟卡”游戏的不良影响,掌握防止孩子沉迷“烟卡”游戏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知识,切实承担起放学后及假期中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职责,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开展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此外,石家庄市、邯郸市、衡水市多所学校也发布相关提醒,希望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要收集香烟盒制作“烟卡”,不要参与“烟卡”游戏。同时,通过班会、广播、海报等形式,告知全体师生“烟卡”的危害和清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上交“烟卡”。

安徽亳州、湖南株洲、江苏昆山等多地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开展打击烟卡相关整治行动,执法人员突击检查商户经营场所,并向商家科普相关法律知识,宣传烟卡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

甘肃天水、河北沧州、海南三亚、山东泰安等多地教育部门发布提示或倡议,提醒烟卡游戏存在的风险隐患,呼吁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周小涵 综合法制日报、澎湃新闻、中新网、映象新闻、网友评论等)

责任编辑:周小涵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