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13日,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融法课堂·寻光未来”实践队据实践队前期的计划,成员前往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基层人民法院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对庭长李少英和书记员杜玉姍和张乐的访谈,深入了解基层人民法庭的司法实践,进行访谈记录,汲取治理智慧。
与一线司法工作者进行交流学习是进一步切实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现状的重要途径,也是结合实际打造特色“融法课堂”的创新手段。
成员对刑事审判庭庭长及少年法庭审判员李少英庭长进行了访谈。团队针对未成年人的社会生活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和学校教育方面向李庭长学习经验,庭长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在青少年接触复杂社会生活是否容易引发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未成年人受教育程度是否是影响因素等问题的解答。李庭长的经验对于团队进一步研究刑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和犯罪概率的影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融法课堂·寻光未来”实践队成员保发阳也与书记员杜玉姍和张乐(未成年人案件经办人)进行了访谈。两位书记员老师经办多项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案件,对许多案件的细节与经过更加熟识,实践队成员从中受益匪浅。
经过与两位书记员老师的访谈,实践队的成员深化了对当代社会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的认知,并将在未成年人的生理缺乏与发育缺失,以及家庭社会影响方面继续进行细化了解,搜寻数据并进行分析。
此次调研,团队成员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有了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下一步,实践队将结合李庭长和两位书记员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的指导与建议,继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与理论学习,并将指导建议不断融入课堂之中,以期更好的实践效果。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