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薪传人|省吕剧院查涛:对着空气排练,“开窍晚”也能成主角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6-04 4280

郑珂 见习记者 张宇宁

倘若一个人17岁才开始学戏,他还有机会成为专业戏曲演员吗?

在戏圈内,许多人听后可能会摇摇头,表示“太难了”。但山东省吕剧院的查涛便是个鲜明的例子。

“好戏薪传人”视频栏目第五期,记者走进山东省吕剧院,对话查涛。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如今已“逆袭”成为主角,他是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戏曲青年名家、山东省文化厅青年拔尖人才……

学戏晚,努力就要翻倍

查涛,1998年进入山东省吕剧学馆训练,2002年正式进入山东省吕剧院,成为一名吕剧演员。“我十七岁才开始接触吕剧,对于戏曲来说,这个年龄有点偏大,刚开始训练就开始倒仓,并且因为骨骼成型,遭了很多罪,每次训练的时候,汗都是顺着脸往下滴,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查涛告诉记者。

吕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齐鲁大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接触吕剧,查涛首先学习的是济南话,作为一名潍坊人,他要把济南话当成“家乡话”,在唱吕剧的时候才能体现出其特色。除此之外,查涛在生活中也善于观察和思考,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表演中,让表演更贴合生活。

进入山东省吕剧院的头些年,查涛只会“照本宣科”,老师怎么演,他就怎么演。查涛坦言,在那段日子里,更多的是对事业的迷茫。

直到2015年,山东省吕剧院将查涛派送到中国戏曲学院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高研班,排了一部《太行情歌》,查涛在其中饰演一名反派。这一次,查涛“开窍”了,他对表演有了新的认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吕剧事业。

2016年,查涛回到山东省吕剧院,成为了《宣言》主角刘桂良的饰演者,这也是他独立担纲主角的第一部戏。进入排练状态,查涛每天只睡两个多小时。他回忆说:“晚上吃完饭就背台词、练唱腔,晚上睡不着怎么办?干脆起来串词。”首次作为台柱子亮相的查涛,称自己心理压力极大。如今回想起来,他特别感谢山东省吕剧院,让作为青年演员的他获得了巨大的成长。

苦尽甘来,成为主角

“开窍”的查涛逐渐成长为了山东省吕剧院青年演员的中流砥柱。2022年,查涛又遇到了一部大戏《一号村台》,担任B组主演,导演是著名导演李利宏。

查涛告诉记者,作为B组演员,排练期间,导演直接指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绝大部分时间,查涛只能在场边观摩练习。在其他演员走了之后,查涛就会对着空气反复练习,不仅背过了自己的剧本,还背下来每一个角色的剧本,在自己的脑中不断地演,“我能精确到对手戏演员的台词几分钟,几秒钟。”

就这样练习了20天,演出之日将至。导演李利宏无意之中看到了场边查涛的剧本。只见查涛的剧本上,在印刷的台词旁边,密密麻麻地用铅笔写满了笔录,不仅记下了每句台词背后的潜台词,甚至写下了潜台词背后的潜台词。

回忆起这段往事,查涛不免动容:“李利宏导演看过了我的剧本,对我说,下午你来排戏吧。我问导演我行吗?李利宏导演说,你都写到这份上了,我觉得你行。”

2022年6月23日,经过仅仅一次排练和一次登台演出之后,查涛主演的《一号村台》登上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开幕式,取得圆满成功,查涛饰演的梁满仓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认为我很聪明,但是大家并不了解我在背后做的努力。”查涛告诉记者。

查涛始终认为,舞台是神圣的,对舞台要尊重、要尊敬。每一次演出之前,查涛都要在舞台正中间静静地坐上几分钟,从头跟到尾,从头演到尾,经常最后一个走。

“师父的精神感染着自己”

在山东省吕剧院的走廊墙上,挂着查涛师父董家岭先生年轻时出演《王定保借当》的照片。而在走廊另一处,同时也有查涛出演同一部戏同一角色的照片,两张照片极为神似。查涛说:“这个角色就是师父传给我的,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业内,董家岭是国家一级演员,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吕剧“大咖”。他饰演过各种不同的角色,获得过文华表演奖,中国戏曲现代戏展演优秀主角奖,观众最喜爱的吕剧“十大名家”之一等众多奖项和荣誉。“演啥像啥”是查涛对老师的直观评价。

查涛告诉记者,提到师父董家岭首先想到一个词就是干净,“我和老师之间更像父子,他总是默默地关心你,关注你,他在生活中和舞台中是两个状态。”

目前,董家岭已经退休,查涛从老师的手中接过了这一份传承与发扬的责任。“他对待艺术奉献一生的精神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是我一生学不完的。”查涛说。

责任编辑:郑珂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