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工日他们不是医护却要查房 你知道医务社工是干嘛的吗

上游新闻 2024-03-19

原标题:国际社工日|他们不是医护却要查房 你知道医务社工是干嘛的吗

他们不是医护,但每周都会跟着医护一起查房了解病人的病情;他们不是医生,病人却几乎每天都能在医院里见到他们。

伴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工作的发展,医务社工这个曾经冷门的职业也逐渐成为医院工作人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专职工作就是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患者所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

3月19日是第18个世界社工日,让我们走近医务社工,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为了4个从未见过彩虹的小朋友

他们上了一堂关于“彩虹”的课

医务社工正在陪伴小朋友进行兴趣课程。

3月18日下午4点,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的儿童病房里,6岁的源源(化名)和小伙伴一起,聚精会神地看着眼前盘子里围成一圈的糖果,糖果有红黄蓝绿等各种不同的颜色。

“看着哦,奇迹马上出现了!”在源源和小伙伴的注视下,他们熟悉的小欧姐姐将茶杯中的清水缓缓倒入装着彩色糖果的盘中,很快,糖果鲜亮的颜色四散开来,成了一圈美丽的“盘中彩虹”。

“呀,好漂亮!”几个小朋友都高兴地看着,欧梦雨站在一旁,为他们讲解着彩虹的样子,“真正的彩虹也是这样的颜色,姐姐专门挑的和彩虹颜色一样的糖果!”在小实验以前,社工们就已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关于彩虹的科普课程。

“我出院以后也要看彩虹!”上课前,5岁的麟麟(化名)放疗疗程已经在当天结束,是几个孩子里最近将要出院的。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院放疗中心儿童病房内,医务社工每周都会为在院患儿上科普课程。

这样的课程,小小的儿童病房里每周都会有一到两次,欧梦雨和她的同事们会根据孩子们的病情和状态,以及他们这段时间感兴趣的事设计课程,“住在放疗中心的孩子因为治病,长时间不和社会接触,能了解到的东西也比同龄人少很多。”通过课程帮助孩子们减少焦虑、获得知识和增加与社会的联结,是医务社工们为他们提供课程服务的主要原因。

他们也要跟着医护查房

寻找需要帮助的人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务社工设计的患者心理健康项目。

下午的课程结束,欧梦雨和实习生王荐一起整理另一个小病人琪琪(化名)的住院资料,她给琪琪妈妈打了个电话,“申请救助需要的材料我已经发给您了,还需要她的住院发票,您那边整理了尽快邮寄吧。”电话那头,琪琪妈妈听得很认真,这是女儿生病以后他们可能获得的第一笔救助基金。

虽然琪琪已经在上周出院,但是王荐仍然清晰记得女孩亮亮的眼睛。

到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社工岗位实习的王荐第一次见到琪琪,是在跟着医生每周例行的大查房中,女孩儿很安静,见到医护人员和社工也很礼貌。14岁的孩子已经到了鼻咽癌晚期,妈妈带着她四处求医,在该院放疗以后还得前往其他医院进行化疗。

查房后,医务社工又再次和家人以及医生沟通了琪琪的病情和家庭情况,经过一系列专业评估,琪琪一家人符合申请相关救助的条件。在取得琪琪妈妈的同意后,医务社工迅速帮其整理材料,同时联系提供救助的相关部门。

“我实习这段时间跟着老师做了不止一个这样的项目了,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事很有意义。”王荐是重庆一所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医务社工在重庆还属于新兴职业,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她来到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始实习。

“和我想得不一样,没想到社工还要查房,还要学习各个科室不同的专业知识。”王荐觉得,医务社工的服务群体更具体,服务的针对性也更强。

在深圳调研后

她决定成为一名医务社工

欧梦雨(右一)为患者送上定制的假发。

“学习医学的专业知识,是医务社工的本职,因为我们要能准确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心理的发展,才能展开服务。”欧梦雨总结自己日常的工作,就是在工作中与医护人员配合对影响患者健康的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探索和开发,推进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社会福利的有效整合,为家属和患者带来多方面帮助。

2024年是29岁的欧梦雨成为医务社工的第三年,她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务社工团队的负责人,这个团队一共五人,要负责整个医院的医务社工工作。

“针对医院的不同患者群体,我们会设计不同的项目。”欧梦雨介绍,脱发是很多肿瘤患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在医务社工团队的策划下,从2021年开始,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了“乌丝带”爱心捐发项目,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捐发人士捐献的符合要求的头发,联合假发制作厂商为癌症患者定制假发,并将定制假发捐赠给因癌症治疗而脱发的患者,“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为400名肿瘤患者捐出定制假发,这对他们的心理是巨大的鼓励。”

“目前重庆的医务社工专业人员缺口还是很大,包括我们单位在内,整个重庆现在有10来家机构提供医务社工服务。”

对于大众来说,医务社工是一个冷门的职业,但这却是欧梦雨研究生时就确定的研究方向。在中山大学读书的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个方向产生兴趣,并在毕业前前往深圳进行了医务社工服务的相关调研。

在对当地多家医院进行调研后,欧梦雨发现,医务社工的未来前景是巨大的,“因为全国都在进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而专业的社会工作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进行治疗和生活,在人文关怀这一块与医护人员的医疗专业互补。”

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护和医院的专职医务社工已经配合默契,放疗中心主管护士李芳形容医务社工,“是我们有力的伙伴。”

新闻多一点>>

根据《重庆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年底,重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达到8万人,其中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3万人。

同时,重庆将在“十四五”期间建立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

构建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到2025年年底,全市各区县建成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全覆盖,村(社区)都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基本解决基层服务力量薄弱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实习生 吴沅怡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