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帅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一年的时间很短,在岁月长河中不过白驹过隙的瞬间,一年的时间又很长,承载365个日夜的坚守奋斗。在东城,每一个“追梦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今年以来,东城街道瞄准“高品质东城”建设目标,求真务实,守正创新,抓牢底线工作、激活发展要素,一件件惠民实事如实落地,一张张“民生账单”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更清晰可见,民生福祉的发展成果更暖人心,这座城市,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升温”。
凝心聚力、披荆斩棘
党建引领固本强基
今年以来,东城街道围绕“创新创优突破”基层党建工作主题,针对各领域基层党建重难点、亮点工作,统筹谋划、进位争先,打出高质量发展“铁拳头”。
抓规范促提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扎实开展组织生活巡听旁听工作,巡听旁听党支部95个。高质量完成辽河社区、沃德大厦全市第一批“灯塔书屋”试点建设工作,统筹开展“我和我的支部”党员教育系列活动,已开展党务工作者等培训班3期,培训党员达500人次。
抓“头雁”促领航,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培育“治兴乡村”治理品牌,完善村级管理系列配套制度,试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出台奖惩分明的考核办法。举办2023年度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参训两委成员、农村社区工作人员等58名,让村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提效能重创新,做实城市基层党建。健全“社区党委—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架构,建立居民小区党支部92个,居民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持续推行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专项行动,重点提升安宁、恒大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用房、核酸小屋等场所资源,配套建设党群服务驿站92个,健全坐班值班、错时延时、帮办代办等服务制度,6大类41项社区服务事项下沉小区,打造起“8分钟服务圈”的党群服务阵地矩阵。扎实推进“活力社区”建设,推动党组织领办公益市集、社区运动会、百家宴等进小区。持续做实“近邻东城”议事协商体系,全面推行“党群议事会”制度,形成“5+X”联席议事模式。扎实开展“干部下基层”工作,9740名在职党员和下沉干部主动参与小区事务管理,平时服务、急时支援,实施298个共建项目,为居民办实事500余件。全面推行居民小区公共收益清理规范工作,累计清理公共服务用房62处、共17700平方米,清理饮水机、广告牌等设施750处,清理公共收益58.2万元,为提升居民小区治理服务水平提供源头活水。
党建在东城处处“落地生花”,映得前途一片光明。
奋楫争先、斗志昂扬
经济效能深化提升
东城街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之以恒抓好经济运行,今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标运行平稳、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强化调度稳增长。截至目前各主要经济指标整体平稳、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实现工业总产值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02亿元,限上零售额31.8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78.2亿元。
攻坚项目扩投资。提速推进年度总投资62.6亿元的36个投资项目,开工率100%,完成投资26.13亿元,开工项目已纳统16个,纳统率94%,全市前10名服务业东城街道占据半数。积极推进项目纳统,密切关注东青高速、津潍高铁、G220东深线改造等重点项目,积蓄经济发展后劲。
特色产业提质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5次,做大做强银座商圈、金融港及华利国际广场等楼宇经济,深入推进兴盛、府前、金湖等5个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开展“2023惠享东城消费年”活动,发放惠民消费券3000张10万元,拉动消费约100万元。成功举办2023年度商会谋划大会,参会企业71家,政企关系进一步密切。
经济发展不断释放新活力,让东城前行道路越走越宽。
砥砺前行、蹄疾步稳
社会治理亮点纷呈
深化网格治理。高标准打造淮河路商圈专属网格工委和沃德商务区专属网格工委工作阵地,聚焦商圈、楼宇、商贸城、城郊园区四种专属网格类型,全面铺开“1+7”试点矩阵。今年4月承办全市专属网格工作委员会建设现场推进会,牵头制定东营市地方标准《专属网格工委建设指南》,10月承办全市城市商圈治理高层交流研讨会暨《专属网格工委建设指南》发布会,迎接中央媒体采访团采访3次,相关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社、央广网、法治网、《经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东城街道“商事商办”城市商圈解纷工作法荣获山东省委政法委“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制定《网格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健全网格全流程考核管理体系,提升基础信息采集、事件上报复核、群众诉求服务等业务的量和质。
建强红色物业。创新完善恒大社区超大型居民区直管模式,通过完善公共设施、培育红色治理团队、落实联户责任,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社区治理平台。全面实施物业服务水平提升行动,截至目前业委会组建率达到87%,小区党组织成员与业委会交叉任职比例达到70%,68名物业负责人认领共建项目84个,成立志愿服务队40余个,分类破解物业服务难题。制定物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完善“红黑榜”管理机制,细化绿化养护、居民满意度、物业政务热线投诉率等10个方面67项考核指标,今年以来累计处理涉及物业管理类市长热线6405件,办结率100%,真正实现“小物管”牵动“大民生”。
做实基层自治。深化“五社联动、公益为民”理念,发布“一老一小”、法治社区等十大公益创投项目,开展防诈骗讲座、公益市集驻点帮扶等志愿服务60场,筹集社区基金近300万元。开展“社创+”计划,积极引进和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共开展服务1500余次,服务居民5万余人次。连续开展四届“邻里+”计划,采用“居民提案+公益认领”模式,共培育社区社会组织400余个,参与社会服务3000余次,受益10万余人次。
东城在社会治理下“绣花功夫”,让共同家园变“幸福起点”。
奋斗不止、步履不停
城市品质蝶变升级
东城街道瞄准主城区定位,立定“精明增长、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标准,推动城市品质系统重塑、蝶变升级。
推进15个地块的城市更新,现已完成俊富等6个地块拆除,实现土地净面积170.16亩。投资700万元深入实施公共基础设施维修工程,对明月市场等进行维修改造,着力解决公共设施缺损、场所站室落后、路面破损坑洼等问题。铺设沥青路面8000余㎡,更换路沿石1600余米、修葺井盖200余个。
深入推进“蛛网飞线”深化治理提升行动,已有序解决府前、清风、金水3个小区“蛛网”顽疾。
高位推进创城创卫工作,广泛开展商贸城园区、农贸市场等集中整治行动,出动清理人员约800余人次,清理垃圾2500余方,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实现辖区内167个小区物业全覆盖,全面开展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投诉率下降16.6%。打造金水北区等3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深入推进32个小区厨余垃圾试点工作,垃圾分拣中心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
居民品质在东城“提档升级”,实现推门看见生活美好。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民生改善成果丰硕
东城街道坚持办实事、惠民生,让广大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使温暖惠及千家万户。
建设“五站一中心”基层民政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特困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13项民生实事基本收尾。开展医疗领域十大专项行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3万余人。开展“城市书吧”阅读活动60余次,完成20场“欢乐黄河口”、82场“进千村乐万家”文艺惠民演出。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做优府前、安泰为老食堂。提升幼儿园办学水平,布局普惠托育体系,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对4600余家“九小”“四闲”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对25家重点监管企业开展滚动执法检查。统筹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教等各项工作,今年以来开展专项宣传活动20余次,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388件,化解2376件,化解率达到99.5%,群众满意率为100%。
民生成果在东城人人共享,万家灯火点亮今夜“平安东城”“美丽东城”。
勠力同心、开拓进取
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东城街道把统筹城乡融合作为关键之举,坚持基础设施、财政资金、人才资源向农村延伸,着力打造城乡融合、文旅融合、三产融合、情礼融合的“四融”高品质乡村。
党建引领深化乡村善治。完善村级管理系列配套制度,试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出台奖惩分明的考核办法。健全完善每日例会、绩效考核、村级组织经费保障等制度,建立残疾人协会、法官工作站、标杆型基层便民服务站、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工作试点,有序推进乡村治理。
典型引路助推产业振兴。做大做强田甜、双收、隆裕等合作社,2023年以来实现增收207余万元。升级改造双福华世项目,建成10万㎡自动化温室,花卉累计销售额4500余万元。
美化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街巷长”制度为宗旨,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后续管护,疏通下水道3500米,抽运污水7300m³,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亭52处,排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自建房3050户,对105户闲置房屋采取设置双锁、警戒带、警示牌的方式予以管控,维修破损房屋10余处。
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书写一篇篇“东城故事”。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