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立慧
“一年时间,不仅路通了,公园也已经扩建完成了,新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听说下一步还有菜市场、幼儿园、老年大学等项目。”在东辛公园,看着建成三十余年的老公园焕发新生,住在附近的陈兴明言语中难掩喜悦。
陈兴明家门口的变化,得益于东辛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东辛片区总面积4200亩,自2022年2月启动更新,总投资45.75亿元,是全市唯一一个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近年来,东营市提出建设特色生态城市“升级版”,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让市民最直接地感受到生活品质的迭代升级。2024年,还将有更多群众品尝到城市升级的甜美果实。
以城市更新撬动城市品质换代升级
东辛片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生活服务设施老旧,生产、居住、办公、商业、教育等各功能单元混杂,厂矿大院荒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此次更新,通过将油田厂矿大院搬迁拆除,腾退整合闲置土地,以整体规划为引领,着眼于完整社区建设,逐步实施片区更新。在实际操作中,在居住区统筹配建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运动场馆、公园等设施,努力让居民就近享有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重点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胜利五十八中改扩建、东辛公园提升改造、幼儿园改扩建、配套道路建设等。利用腾空土地改扩建后,胜利五十八中的办学规模扩建到72个班,办学规模和辐射范围都将大幅提升。通过对公园老旧设施更新,全面提升公园品质。原辛兴幼儿园改建后的规模由10个班扩大到12个班,进一步满足片区幼儿入园需求。着重疏通片区内“断头路”,打通社区道路“微循环”,构建起片区内外道路互联的交通网络。
此外,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住区,东辛片区已经完成5个地块、421亩土地出让,精准支持高品质改善性住房需求,预计新增住宅面积32万平方米,吸纳人口6400余人。
事实上,除了东辛片区,近几年来,油田中心医院片区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颐园小区全部完成拆迁,核心区域功能品质加快提升;东营科教园片区更新,片区一次性拆迁面积4700余亩,拓出城市发展新空间,首次实现城中村“先拆旧后建新”。
2023年,东营市城市更新如火如荼,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全力推进金湖银河片区、东辛片区等14个重点城市片区更新项目,东辛片区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并获省级激励资金200万元,东营区耿井片区、广饶县西关片区等6个项目被评为全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
此外,2023年,东营全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城乡面貌焕发新容颜。东营市入选省级公园城市建设试点;泮水公园等15处公园游园建设改造完成;全面贯通胜利大街水系和广利河80公里城市绿道,实现绿道不间断无障碍通行;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大草坪等20处绿地入选省级城市公园绿地开放试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省第一。
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领城市未来全域布局
城市肉眼可见的变美,城市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这一切定调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东营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23年10月31日获得省政府批复。《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能矿和海洋等功能空间布局,构建“一心两翼、一园两带、两区四片”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明确主城区形成“一环两苑、双轴三组团”的空间结构,凸显城与水、林、田、湖相协调的景观特征,延续河海交汇、林盐相间的特色生境网络,通过“ 河海相连 、碧水串城 、蓝绿融城、文化润城”的举措,以“公园+”为模式,让湿地城市底色更加靓丽,疏朗大气的城市风貌更加鲜明,公园城市魅力更加彰显,建设特色生态城市“升级版”。
如何建设特色生态城市“升级版”?
在1月16日召开的东营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东营市市长陈必昌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2024年,东营市将坚持规划引领,建立完善市“三级三类”规划体系,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重点城建项目建设,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建设改造太行山路等城市道路,打通8条城市断头路;扎实推进金湖银河片区等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加快推进9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119.9万平方米城区既有建筑、1.1万户农房保温节能改造。全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公园游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小城镇创新提升,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仙河镇规划建设,打造高品质临港配套基础。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