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都有这么一个地方,虽然注定成不了主流商业模式,但也正因为其小巧、丰富的形态而一直存在,那就是集市。集市包含着的平凡人餐桌上的一饭一羹、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古代集市
“过了腊月门,年味铺满集”
今天是腊月初一,
来崖子,赶大集!
对乳山人来说,
“赶大集办年货”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期 盼&欢 乐
腊月里的第一个崖子大集,
自动升格为“年集”,
热闹无比、应有尽有、物美价廉,
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尽管现在商超遍地,
网购也十分方便,
但是赶大集带来的满足感,
终究还是无法替代的。
大集上有不少家长是带孩子来的,
把孩子扛在肩头
感受涌动的人流和两旁各式各样的摊贩,
让我不由想起自己的童年。
80后童年的记忆中,
有爷爷每次从大集回来
都会从包里拿出的几串糖葫芦,
也有奶奶时常左手拐着“上海”牌的黑色提包,
右手牵着我去赶集的场景。
如今回忆起来,
依然觉得充满了期盼和欢乐。
烟 火&浪 漫
如今赶集不再是“爷爷奶奶”的专属,
精致感已经不足以吸引这届年轻人了,
曾在城市的喧嚣声中失落已久的农村大集
回到年轻人的视野,
年轻人数着农历的日子,
乐此不疲地涌入乡野市集。
赶集这件事,文艺又接地气。
和逛商超不一样,
大集的摊位没有“库存”可言,
所有货物都被摆在明面上。
以一种极度狂野的气质,
捕获了很多逛惯精品超市的年轻人。
几十块钱一件的花棉袄近年翻红,
用实力诠释那句
“时尚是个圈,
我就站着不动,
早晚都会轮回来”。
大集上卖的都是实实在在和生活本身有关的东西,
买了就一定有用,
就算是没见过的东西,
你也会相信,
这一定有老一辈的智慧在里面。
用于蒸饽饽点缀用染料、模具。
商场里的东西一直在变,
但大集里的时间像是静止了一般,
保留了记忆里的原汁原味。
生 活&踏 实
慢悠悠地穿梭在集市中,
周围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但并不觉得吵闹,
反倒觉得内心多了一份宁静,
很喜欢这种感觉。
摊贩之间紧紧挨着坐,
没有谁比谁有名,
无名无姓无门头,
琳琅满目,质优价廉,童叟无欺。
对大部分老年人来说,
赶集是他们几十年来的一种生活模式,
这是他们生活里的一个盼头,
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集市的热闹,
不仅在于贩卖货物,
更多的还是人情味。
五颜六色的蔬菜瓜果中,
人头攒动的热气蒸腾间,
熟人一碰面的关怀问候里,
这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生活是种律动,
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
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