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梦瑶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出行之顺,在于精细。让城市以美为生,让市民依美相伴,2023年,济南市机扫大队坚持党建统领,聚焦主责主业,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务实进取、精管善治,全力绣出济南高架路“新颜值”。
以“精细精准”的主动作为
提升道路保洁新效能
每天晚上22点到次日清晨6点,在济南高架路上,有这样一群高架路“清道夫”一年365天与月光相随、朝霞相伴。
据了解,济南市机械化清扫大队(以下简称“机扫大队”)负责全市主城区7条高架桥、10座立交桥、11条隧道共计660余公里作业里程、476万平方米的机械化清扫、冲刷、洒水降尘以及各类重大活动的卫生应急任务和冬季清雪除冰任务。大队成立25载,他们始终坚持把高架路当成“自家客厅”来打扫。
“把高架路当做自家客厅打扫”并不是一句空话。“像高架路上的声屏障、防撞墙、路牌,我们把他们看做是自家客厅的家具,全都纳入自己的保洁职责中来”机扫大队业务科长陈鹏说。目前,机扫大队创新推出的“城市家具一体化”综合保洁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高架路保洁工作中,并配备9种作业机械,规范9个作业步骤,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高架路作业保洁一改过去只扫路面的单一式作业,不仅擦亮城市“面子”,也扮靓城市“里子”。
在近年来工作中,机扫大队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坚持“一路一方案、一段一措施”,通过“定段、定时、定标”方式引导作业中队科学制定作业模式。
2023年以来,机扫大队积极开展“推动高架路保洁一体化精细化”工作调研,通过现场调研、蹲点调研、跟车作业调研等方式,找差距、明不足、学方法,并制定措施推进整改落实,不断完善机扫保洁服务新常态。
以“为民化”的初心使命
构建应急保障新格局
除了正常的保洁工作,迎战恶劣天气,对机扫大队来说每次都是一场不能输的“硬仗”。
每遇降雪,机扫大队职工全员在岗、在一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小雪按中雪、中雪按大雪、大雪按暴雪”提级保障的原则进行备勤。
清雪除冰往往是彻夜的奋战,机扫大队所有人员实行轮班作业,坚持歇人不歇车。同时加强与气象、交警、道桥管理等部门的信息互通,联勤指挥。通过边清雪、边调度、边研究、边推动,确保清雪工作的连续性。
如果说恶劣天气是对机扫大队的一次“大考”,每天的各种“小考”也一直进行着。为应对高架路“撒漏”问题,机扫大队成立党员突击队24小时随时待命,创新推出“四个第一时间工作法”,即“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在一次次实战中,彰显了“城管铁军”担当。
2023年以来,大队共接处应急电话300余起,12345热线督办件700余件,满意率和完结率均为100%,机扫大队也获“济南最美环卫集体”荣誉。
以“科技化”的创新力量
提高日常管理新活力
近年来,机扫大队致力于“智慧机扫”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作用,提升高架路桥保洁过程中污物发现与处置效率。
以“一个平台、二个轴心”为管理宗旨,实行局、队两级合一的“智慧机扫”模式,在同一“北斗定位”系统下实施监督运行和指挥调度两个维度协调统一,初步建立智慧机扫地理信息系统,对大队所辖路段进行快速、精确、高效的现代化管理,实现动态可视化监控和作业路径可追溯,全面提高大队日常管理总体水平。
下一步,济南市机械化清扫大队还将积极探索高架路L5级无人保洁设备场景应用及数据采集,推动机扫从“传统型”向“智慧型”、从“被动”向“主动”、从“粗放”向“精细”、从“应急”向“常态”转变,逐步实现济南高架路智慧机扫、无人机扫新愿景。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