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铸盾强防贡献力量,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国防教育工作再现新亮点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12

为传承老渤海精神,告慰先烈、激励后人,中共滨州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4月,决定建设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园区始建于2007年5月,历时两年零四个月,于2009年9月正式开园,始终坚持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提供展馆讲解、献花祭扫、参观学习等各项服务。

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突出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渤海老区光荣的革命和奋斗历程以及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等,园区始终坚持以强化国防教育、积极发挥红色阵地作用为标,面向各大中小学、事业单位、公司企业等持续开展多方面、广范围、宽角度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立足实际、发挥实力、做出实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妙用红色阵地、讲足国防故事、写好宣教文章,为宣传国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贡献力量。

  作为滨州市唯一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始终心系国防教育,本着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的理念,打造了国防退役装备展陈区,意在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国防知识。渤海园以现有条件为基,先后完成2700平方米展陈区的建设,并将国防退役装备展陈区的打造和建设作为2022、2023年度的重点工作、亮点举措全力推进,在空军保障部、北部陆军保障部等方的大力支持下,共计获得国防退役装备指标9件,在得到接收指标后,由工作人员组成小队,分别前往有关地市进行装备移交工作,陆续将九件退役装备运送返回滨州,正式入驻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国防退役装备展陈区,展陈区已入驻包括两架歼6飞机、一台59式100mm高炮,一台59式57mm高炮,一辆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一台83式122毫米榴弹炮、一辆63式装甲运输车和两辆59式中型主战坦克,渤海园及时对装备进行了整修涂装,予以展示。

国防退役装备展陈区的规划和建设,从一个侧面代表了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乃至全市对于国防教育的重视,渤海园敢于创新形式,率先以装备实物打造展陈、呈现给来园群众,是国防教育力度不断增强的最好体现,《孙子兵法》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到二十个字,却真真切切地写明了国防之于国家的重大意义,是牵系着灯火万家、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方面,而这些久经沙场、刻下烙印的国防退役装备,曾经坚实承载着国泰民安、强军强国的光荣使命,现如今,曾经的战地烽火虽已远离,却仍然肩负着向人民群众推广国防教育、宣传红色精神的崇高责任,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国防退役装备展陈区的建设和推出,会持续增加国防教育休闲性,为滨州市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宣传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

  渤海区从抗战时期开始,就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传统,革命战争年代,二十万渤海子弟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不计牺牲,八十二万老区人民车轮滚滚、踊跃支前,奏响了边区双拥运动的蓬勃之歌,无数鲜活的故事、无数光辉的岁月在渤海大地广为传唱,滨州市作为渤海区腹地,更是将这种双拥情怀不断传承、发扬了下去。滨州的双拥模范城之路自滨州撤地设市以来,已勇夺四连冠,当前正朝着双拥五连冠持续发力,为全面展示滨州市双拥工作成果,更好开展强基铸盾的国防教育,在全滨州打造“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以时间为主轴,以滨州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史实为面,打造了集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等相互融合的多元表现形式,展馆面积830余平方米,分为“渤海红潮融情双拥”“军民齐心薪火永续”“全面建设开创新篇”三大部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了渤海区在双拥方面的突出成就。

滨州市双拥工作展馆的设计建设为滨州弥补了双拥这一重点工作原有的集中宣传缺口,同时也给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的负责同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展馆建设前期,工作人员们奔走在档案馆、民政局、方志馆、新闻报社等地翻阅资料、查找相关文献,为确保进馆内容的真实可靠煞费苦心,在两个多月的筹备、设计、动工过程中,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的工作人员付出了百分努力,最终完美完成了滨州市双拥展馆的建设任务,为滨州市国防教育开展、双拥氛围营造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全新载体。

目前,坐落在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内部的滨州市双拥工作展馆已正式面向群众开放,10月26日,滨州双拥工作展馆作为双拥模范城创建重要观摩点,承接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现场会任务,接受全省双拥工作的有关领导和同志60余人进行观摩,得到了高度认可和好评。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也第一时间来馆参观交流。

滨州市双拥工作展馆是“真情双拥,品质滨州”的诠释和体现,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靶向施策“出实招”、国防宣传“见实效”,聚焦军民关系建设,为国防教育提升辐射范围搭建“连心桥”、密织“保障网”,让国防教育与宣走进万户千家。

  一座丰碑斗争史,千秋伟绩渤海魂,渤海革命老区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建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渤海革命老区纪纪念园的建设初衷便是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渤海革命老区精神宣传出去,基于此,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始终立足于主责主业,每年精心组织学习参观活动、“五进”宣讲活动数十场,与周边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驻地部队等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大中小学生、党员干部、各界群众和部队官兵瞻仰和参观学习,先后打造了国防教育特展、法治文化展览等,让老区精神走出园区。

2023年,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以打造“流动的红色展陈”《英勇善战的渤海子弟兵》为亮点举措,精准探索红色文化“活”起来的创新途径,助推流动阵地打造,营造学习英烈文化、全民国防教育、传承红色血脉的浓厚氛围。该巡展采取图文展板的形式,以从渤海区成建制走出的四支部队(一是渤海老七师和独立师,后来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二是华野十纵,后来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三是军渤海纵队,后来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四是渤海军区教导旅,后来发展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2师)的战斗历程为主要内容,全面呈现渤海子弟兵征战祖国南北的壮阔历史,突出讲述其中的英雄事迹和战斗精神,使参观者深入了解这段光辉岁月,感受到老区人民为新中国成立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凝聚起广大群众拥护军队、热爱国防的强烈意识。

“渤海子弟兵”巡展投入使用以来,面向入伍新兵、机关干部、普通居民等各个群体进行宣讲,并在2023年暑假走进第一书记帮扶村,和中小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开展学习,引领渤海故事走出园区,扩大辐射范围,增强影响力,让红色展陈“动”起来,学生暑期“读”起来,把国防教育、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多方合力、统筹参与,拓宽英烈文化宣传渠道,留住红色底蕴、焕发时代活力。

责任编辑:董丽霞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