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巴丽蒙 张康
农历霜降过后,滨州市无棣县的玉米秋收已近尾声。村间巷尾,家家户户门口高高堆积起的金黄色,透着丰收的喜悦。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胜利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践行驻鲁央企的责任与担当,继续选派3名干部到滨州市无棣县柳堡镇3个村子开展驻村帮扶,以实际行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加油”。如今,3名驻村“第一书记”也迎来了丰收季。
为岳里西瓜闯出一条新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无棣县柳堡镇位于无棣县东北部,土地资源禀赋差,大部分是盐碱地,以棉花和玉米作为主要经济作物,附加值低,缺乏成规模的优势产业。
驻村“第一书记”、东胜公司政工首席专家刘贤刚所派驻的柳堡镇东岳里村是“强基村”,多年来存在党支部引领力不强、党员老龄化突出、西瓜特色产业举步维艰、村内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问题。每年,村集体只有靠土地流转的6万元收入。
和大多数驻村干部一样,初来乍到的刘贤刚经历了一段茫然期。“心里没底,不知道接下来的两年该怎么干。”不了解,就一户户走访;不明白,就虚心向村干部和村民请教。
作为东胜公司政工首席专家,刘贤刚有着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他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首先让班子和党员“强产业”的思想“活泛”起来。思想“活泛”了,“门道”也就找着了。大家都认为,“土特产”可以做大文章。
岳里西瓜在当地有名,但一直特而不强,近两年又连遇暴雨,西瓜品质下降导致卖不出去,村民种植意愿不强,支部领办合作社集体收入为零。“要为岳里西瓜品牌闯出一条新路”——这条工作主线被刘贤刚郑重地写在工作日志扉页。
“政工专家”变身“西瓜专家”,刘贤刚开始和西瓜较上了劲。经过广泛调研,他牵头与潍坊市昌乐西瓜研究所、安徽安生种业公司和陕西农掌门公司合作,在村北的郝家沟边开展了14个西瓜品种的种植试验田,并组织敢想敢试的村民种植了50亩新品种西瓜。大胆提出大棚西瓜露天种植的想法,推广小拱棚种植方式避开雨季收获,从育苗、移栽、施肥,到防鸟害、销售,全程参与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借助油田乡村振兴办公室和工会搭建的消费帮扶平台,两年间共销售西瓜35万斤,解决了农民的销售难题。
在他的建议下,今年又优选出4个品种的西瓜进行推广种植,为村集体增收21万元,村民发展西瓜特色产业的信心大大提升。柳堡镇东岳里村村民吴本文拿出4亩地跟着村党支部种植新品种西瓜,每斤卖到了5元钱,每亩地比以前多收入近7000元。
和刘贤刚一起奋战的日子让东岳里村党支部书记赵连收难以忘怀:“这两年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村子更美了,党支部凝聚力更强了,村民认可度也更高了。”
土特产金丝小枣助农增收
离东岳里村15公里外的赵王村,驻村书记、东胜公司无棣采油管理区党支部副书记王伟把产业振兴突破口选在了“金丝小枣”上。
赵王村是远近闻名的金丝小枣种植村,曾在全国蔬菜果品展览会上获得过果品类金奖。近年来,村里健壮的青年纷纷进入工厂打工,种植规模下降导致市场行情下滑。
情况摸清了,王伟心里有了底。在他的助力下,村里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资金、人才、技术、农户等各种资源,重新大规模种植金丝小枣。最终6万斤“赵王”牌金丝小枣被东营、济南等地市场以高于市场价25%的价格收购,共计分红收入近10万元,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丰收。
“今年小枣价钱翻了三倍,质量也上去了,种了380多棵树,分红8700多元,非常开心!”村民宋康民高兴地说。
打好“思想、特色、挖潜”三张牌
今年9月份,一块印有“市级美丽乡村”的牌匾送到了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渤海钻井总公司中亚项目党组织书记李海青所派驻的西岳里村党支部。
两年来,李海青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建引领谋双赢、产业赋能促振兴”之策,打好“思想、特色、挖潜”3张牌,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班子干事创业的信心。
2021年,西岳里村集体收入只有5.6万元,2022年突破15万元,今年有望突破50万元,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种子深扎泥土,因为那里蕴藏无穷能量。两年间,3名驻村“第一书记”利用专项资金、社会帮扶、乡贤捐助等各种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三个村庄的主道路从“泥水路”变“柏油路”、文化广场从“无人去”变“打卡地”,越来越好的村容村貌展示出新农村的美好未来。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