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鲁菜之都|龙须面能穿针,面塑传神!学院教师秀技艺引赞美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12-25 3035

记者 钟建军

12月23日,作为“东游仙境海岸 打卡鲁菜之都”2023网络名人烟台行的重磅环节,“名厨亮技 共话鲁菜”交流活动在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举行。在交流活动之前,主流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参观了学院教学亮点,以及在鲁菜人才培养中的传承故事。

参加活动的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等参观面塑作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吕奇 摄)

作为餐饮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是传承弘扬鲁菜文化的重要基地。

在校园参观环节,主流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走进了学院方磊大师工作室,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争奇斗艳,有七彩凤凰、八仙过海、哪吒闹海、西游记等神话题材面塑作品,也有海参、鲍鱼等极具特色的海洋系列面塑作品。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与营养系教师,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 ,面塑大师、 糖艺大师方磊向大家介绍面塑作品的创作过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吕奇 摄影)

“以面、淀粉和胶粉为原料,调整配比,将面蒸熟后再进行制作,最后是上色。”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与营养系教师,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面塑大师、糖艺大师方磊现场为大家讲解了作品的创作过程。创作一件作品少则半个月多则两三个月,“重点是塑造人物面部表情和神态,经过研究和琢磨才能做到雅致传神。”

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面塑作品展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军 摄)  

“面塑艺术作为非遗技艺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方磊而言,创作面塑作品是一种极致的享受,而传承非遗技艺则是他肩负的使命。

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面塑作品展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军 摄)

参观中,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还走进学院中西面点实训室,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与营养系教师,烟台市首席技师、烟台市技术能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潘晓君现场为大家展示抻面技艺。

潘晓君在展示抻面技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吕奇 摄)

“龙须面是我们鲁菜宴席中非常有名的一个传统面食。”潘晓君介绍,“龙须面的标准为14扣(共16384根),在出条时也不同于普通抻面那样简单抻拉,要融入各式各样的表演动作”。抻至最后一扣时,潘晓君将龙须面的一端高举过头顶,不停抖动,一根根面条细如金丝,悬若瀑布,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潘晓君展示抻好的龙须面,细如发丝。(韩军 摄)

值得称赞的是,这些抻好的面条可以“穿针引线”,10条极细的面丝顺利穿过缝衣针孔,引得现场人员赞叹不绝。

抻好的龙须面细到可以拿来穿针引线。(韩军 摄)

随后,主流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参观了学院师生制作的创意十足、精致百变的手工面点以及学院师生制作的精美菜品,并品尝了学院精心熬制的银耳羹。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老师正在制作银耳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雪丽 摄)

据介绍,近年来,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以“烟台市鲁菜研究所”为依托,重点打造海派鲁菜高端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开展鲁菜理论研究,培养鲁菜技能人才,促进鲁菜技术交流,开展鲁菜品牌创新,加强鲁菜质量鉴定,为鲁菜制作实现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武春虎

钟建军

发现美好,鞭挞不公,书写真相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