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活动来临,这份防诈骗指南请查收!

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2023-11-03

爱东营讯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促销活动又开始了,各大网络平台上,电商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掀起促销网购热潮时,某些诈骗团伙也许正伺机而动,想通过各种套路欺骗消费者。记者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双十一”防诈骗指南,让你轻松购物。

“网购诈骗”套路多

◆“定制”快递诈骗。近日,一种针对“双十一”购物节的“定制”快递诈骗悄然来袭。该类诈骗是以冒充商家发福利为诱饵,通过快递渠道向受害人寄递含有二维码的信函进行诈骗“引流”,警惕性低、贪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当受骗。该类诈骗隐秘性极强、危害性极大,请广大市民朋友务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当收到这类领福利的快递通知时,不要盲目按照通知内容操作。不要轻易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或点开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

◆虚假电商物流客服诈骗。有的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购物信息后,冒充购物网站的客服,以货品丢失、产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失败等理由,主动提出退款,进而诱导在虚假的网页上填写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银行卡内的钱转走。温馨提醒,付款码、验证码、银行卡密码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绝不能随意在网络上填写。正规的网购退款完全可以从交易平台返款到原支付渠道,不需要跳开平台去进行操作,并且正规网络商家办理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当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时,大家不要盲目轻信,一定要去官方平台进行查询,或者联系卖家进行核实。

◆预售商品诈骗。骗子会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发布“预购”“限时购”等信息吸引消费者,然后要求添加好友,私下转款,但是往往只收钱不发货。有些不法分子还会以收取定金优先发货、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一步步诱导消费者转账汇款,随后删除好友。在“双十一”期间,消费者一般会收到大量的促销信息,其中就有可能包含诈骗分子发送的带有链接的虚假促销信息,链接可能包含木马病毒,一旦点击有可能造成身份信息泄露、手机被劫持控制等严重后果。温馨提醒,收到优惠短信后一定要去官网核实,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交易平台,不要私下交易,对于异常低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同时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为自己创造安全的上网环境。

◆虚假红包诈骗。记者了解到,有的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不法分子便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诱骗大家点击红包链接,当点开红包后随即跳转到其他页面,并显示要提供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取福利,填完信息提交后,却发现福利并没有到账。这是骗子“借鉴”发红包的方式,通过制作山寨网页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的手段。温馨提醒,广大消费者慎点红包领取链接,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到福利时,一定要立即关闭。对于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直接“不点击、不扫描”,以免遭遇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

◆刷单返现诈骗。有的不法分子冒充电商要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通过短视频平台、招聘平台、短信网页广告、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刷前几单时,骗子会以小额返利,诱导进行大额交易。等交易数额变大后,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操作不规范、系统卡单等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诱导继续刷联单、刷大单,当意识到被骗时,骗子早已联系不上。温馨提示,寻找兼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相信“高报酬”“高佣金”的兼职信息,更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凡是要求提前交纳保证金或定金的工作,都是诈骗。

◆中奖免单诈骗。为吸引消费者,各大电商平台往往会在促销期间开展各种抽奖活动,骗子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给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并要求其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借此实施诈骗。温馨提示,消费者收到抽奖、免单这类信息后一定要仔细甄别,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向官方客服联系求证。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务必谨慎,不轻易汇款、转账。

远离“网购骗局”的方法

诈骗手法千变万化,建议广大消费者掌握以下防诈骗方法,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实现安全放心购物。

1.采用具有安全功能的浏览器,定期杀毒。

2.不要轻易点击卖家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更不要轻易通过这些链接付款。不直接交付货款于卖方账户,最好经由第三方支付。注意截取网页页面,保留聊天记录,妥善保管订单、发货凭证。

3.提早做好购物准备,检查日常销售价格,如发现价格虚高慎重购买。

4.通过代购方式购物时,要求代购人提供购物凭证、收银单据、出售商家的联系电话、地址等,并保留邮寄凭证以备查询。

5.购买前,与卖家就送货时间、运费支付、退换货手续等问题达成协议,避免纠纷。

6.收货时应先验货再签收,货物损坏或货单不符时,拒绝付款。一旦产生纠纷,先通过客服平台发起维权投诉,同时可向工商部门申诉举报、向消委组织投诉。

7.遇到可疑情况或不幸被骗,及时拨打110或96110咨询求助。

(记者 李萍)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