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严禁进校园的“萝卜刀”有多危险?​刀背后的话术更可怕第2眼

金羊网 2023-11-01

原标题:广东严禁进校园的“萝卜刀”有多危险?​刀背后的话术更可怕|第2眼

当下在小学生中最流行什么玩具?非“萝卜刀”莫属。2023年秋季开学以来,“萝卜刀”已迅速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的新宠,不仅是玩具,还颇具“社交”属性。

所谓“萝卜刀”,是由塑料制成的仿刀具玩具,因其外形酷似胡萝卜,能借助自身重力实现刀体滑动,也称“重力萝卜刀”。

由于该玩具本身具有攻击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又会形成心理暗示,激发孩子暴力倾向,对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广东省教育厅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各地各校(园)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让学生(幼儿)认识到“萝卜刀”等玩具的危险性,自觉拒绝“萝卜刀”等危险性有害玩具,做到不购买、不携带、不玩耍。

除了广东,安徽蚌埠、江西九江等多地教育部门也发布了致家长安全倡议书:要求远离“萝卜刀”。

“萝卜刀”为何有这么大魔力?玩这样的“刀”有什么安全隐患?

“萝卜刀”为何有这么大魔力?

“萝卜刀”作为塑料仿真玩具,因其外观酷似萝卜,并通过自身重力实现滑动,又被称为“重力萝卜刀”,该玩具整体小巧,多巴胺配色(以鲜明、活泼的高饱和度配色,比如红、黄、绿、橙、蓝等),玩法也有讲究。

其基本的玩法有4种:第一种是将小刀垂下后收回;第二种通过手指打开一个小缝,快速甩出刀;第三种将刀倒过来,打开一条小缝后迅速捏紧,等待刀落回手中;第四种将出鞘的刀收回手掌中。

目前,网络上的“萝卜刀”已从最原始的版本延伸出“蝴蝶萝卜刀”“梳子萝卜刀”“夜光萝卜刀”等十余种版本。记者通过短视频平台搜索相关玩法教程发现,部分“沉浸式体验萝卜刀”“萝卜刀全款介绍”话题视频吸引了上千万人观看。

“刀片上是荧光的,看起来像宝石。很漂亮!”二年级小学生彤彤这样告诉记者。有小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喜欢玩“萝卜刀”是因为玩起来能解压 。“甩出去收回来,可以一直不停地玩,很解压。”

“萝卜刀”危险性多大?

“萝卜刀”虽然外形胖乎乎的,但是却可以戳穿苹果、A4纸,对人体脆弱部位,尤其是对力道控制不妥的小学生而言仍具备杀伤力。

很多学校将“萝卜刀”与管制刀具并列,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其与管制刀具之一的弹簧刀具有同样的结构:刀身能够自动弹出,并且锁定“刀刃”。“萝卜刀”的危险也暗藏其中,单手甩开,锁定刀刃,完成捅刺,在很多相关短视频中“萝卜刀”都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刀背后的话术更可怕

不少家长将萝卜刀视为“毒玩具”的原因,是其广告语在宣扬“伤人”“攻击”思想,有暴力的不良暗示,容易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低年龄段学生,分辨意识没那么强,更容易被不良思想所影响,这才是萝卜刀引发争议的关键。

“亮出你的‘萝卜刀’一刀制敌!”“看我刀了你”“看谁不爽就刀一下”……尽管贩卖“萝卜刀”的商家都在宣称这是一款解压玩具,但记者发现,无论是在视频宣传还是文字宣传中,商家几乎都用到了戳人、刺人等含有暴力色彩的表述。

在短视频平台中,也有不少所谓“萝卜刀”使用教学视频,经常模仿捅、刺、扎、砍等动作,有些甚至直接出现用“萝卜刀”捅人、抹脖等画面。

“这些宣传导向都是有问题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流行语的影响。而且,他们认为这些‘教学’视频是大人制作的,那就是对的、好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来兵认为,电商平台或短视频平台在审查相关视频及宣传语时应严格禁止商家将这种含有暴力倾向的不良引导用在商品宣传中。

此外,在刘来兵看来,通过玩具让孩子活跃身心、强身健体没有问题,但宣传方向不应是让人用刀来解压、泄愤,这是错误的思想导向,即便解压也应当用更健康的方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未成年人正值识别能力、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有的孩子如果产生错误认知,认为其他刀具也可以这样玩,在使用真实刀具时,也把其作为玩具向同学、家人挥舞,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未标明注意事项的不得销售。”

这要求商家在出售玩具时,必须考虑使用玩具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家长担心孩子使用萝卜刀,会给孩子不良的暗示,而商家却故意强化这种暗示,更说明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与其担心玩具危险

不如帮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事实上,不仅是当下大热的“萝卜刀”,此前曾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磁力笔”“水晶泥”“悠悠球”等网红玩具文具,也都被曝出可能成为伤害儿童的“利器”。

去年一曲《孤勇者》出乎很多家长的理解,成了小学生们竞相传唱的“儿歌”。听到小屁娃们在街角扯着嗓门毫无顾忌地尽情高歌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多的反应是觉得特别好玩,鲜有人问询,这充满想象力的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孩子们是否理解。

当然,《孤勇者》唱的是热血、不甘于平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管小朋友们是出于什么原因喜欢唱,都没有问题。

新鲜事年年有,去年《孤勇者》可以在孩子们中流行,今年“萝卜刀”也可以在小朋友的圈子里火一把。只是成年人比孩子要想得更多,尤其是关系到下一代的身心安全。唱个《孤勇者》人畜无害,而“萝卜刀”不管它算不算刀,带了刀字就得考虑一下安全问题。

但其实,萝卜刀之类的玩具究竟安不安全,我们要如何对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的是个无解难题。即使有个统一意见,今年是萝卜刀,明年又不知道会冒出来一个什么玩意儿,顾得过来吗?

所以,跳出思维沟壑,我们不应该只是盯着小朋友们手上拿的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小朋友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如果没有从小引导孩子树立基本的安全意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那么他手上拿的不管是玩具还是文具,都可能闯出祸端;有安全意识懂得尊重生命,他就是拿着更具危险性的文具,比如美工刀、圆规,他也不会去划、去扎别的小朋友。

放下对某个玩具忧心忡忡的执念,认真教会娃娃们爱护自己、爱护伙伴,或许这是家长和老师们更迫切要去做的。

(参考资料:南方都市报、法治日报、极目新闻、吉林日报、北京青年报、消费质量报、舜网、央视网、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

话题主持 | 记者 梁泽铭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谢哲

校对 | 谢志忠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