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亢
秋日的东平湖碧波荡漾,站在观景长廊眺望,湖中的芦苇高出水面近两米,随风摇摆。一艘摩托艇划破平静的湖面,留下的涟漪中,泛起阵阵金黄。
东平湖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现存唯一水域,也是仅次于微山湖的山东第二大淡水湖,这里有许多故事。现在,“东平故事”已经翻到了新时代的一页。
老景区焕发新活力
一湖吞吐江河。东平湖是黄河、运河、大汶河三河交汇的地方,这也彰显了东平湖的独一无二。站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山东省内有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东营黄河入海口,另一个就是东平湖。
近年来,东平县将文旅产业作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重要载体,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消费提振年等政策机遇,上新项目、延伸链条、抱团发展,推动文旅产业强势复苏。
在东平县城的贯中大道东段往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佛山。站在白佛山上,底看翠木葱茏,高看巨石嶙峋,远远望去,东平县城高楼林立,城建硕果尽收眼底。沿着贯中大道继续西行13公里,就是今年频频“出圈”的大宋不夜城。
东平大宋不夜城前身为水浒影视城,2009年拍摄新版《水浒传》所建,后因古装剧热度下降、新冠疫情影响,发展陷入瓶颈。
穷则变,变则通。面对旅游产业低迷的形势,东平没“躺平”,谋划转型升级。2019年,东平县出台《关于深化全县旅游体制改革的意见》,按照“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组建大集团”的战略思路,组建东平湖文化旅游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核算、统一品牌”的企业集团运营模式。
东平坚持在危机中育新机,向创新要活力,用“老场地+新项目”,构建消费新场景。投资2亿元改造升级水浒影视城,打造全省唯一集古镇风情与宋文化街区于一体的大宋不夜城,采用“一街五巷多点”的3.0版不夜城新模式,引育135家特色美食和非遗商户,引入艺术表演、高端民宿、VR体验、水幕电影、飞跃大宋等新业态。与西安锦上添花集团签订客流300万人次的对赌协议,倒逼企业强化管理运营,推动“门票经济”向“消费经济”转变,实现客流、经济效益双赢,大宋不夜城成功“火出圈”。
三条链构建大格局
在东平提到水,除了东平湖以外,不得不提戴村坝。戴坝虎啸景观浩浩荡荡,飞泻而下的洪峰形似巨龙吐沫,气势雄浑磅礴。东平自古以来水资源丰富,水文化底蕴丰厚,从“千年古县·水韵东平”的口号也可见一斑。
如何将“一湖春水”变成“金融活水”?东平决定打通“水链、陆链、文化链”,在文旅融合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东平县树牢产业链思维,坚持“串珠成链”,打造“最美环湖路”,连通滨湖湿地、六工山水浒大寨、腊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环湖景点,依托自然禀赋,在84公里湖岸线布局打造大宋不夜城、戴村坝、黄石悬崖等8个景区,形成了陆上、水上“双线串珠”的精品旅游线路。如今,东平县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均实现“井喷式”增长。
凝固的记忆,流淌的乡愁。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东平的一大亮点。作为滞洪区,东平湖常年分滞黄河洪水,以往水灾泛滥。1958年为保黄河安澜,东平湖库区18.2万群众背井离乡,形成了感人至深的库区文化、移民文化。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库区移民实现了从居无定所的水上生活到搬进新社区过上新生活的转变。从水害到水利,变防水为用水,现在的东平再无大的水灾水患,人水和谐共处。
除了水文化,东平还有水浒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府学文化、红色文化。东平县打造由北及南、由古及今的文化发展主轴线,推出红色研学、黄河风情、运河文化、水浒觅踪等差异化旅游线路,让游客沿着历史脉络、文化轨迹感受不一样的东平。这些文化交相辉映熠熠夺目,历史的留存和文化的传承,造就了如今的气质东平。
夜经济成为金招牌
既然叫“大宋不夜城”,那么夜经济自然是东平的另一块“金招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晚的东平县在璀璨的灯火里换了另一种“打开方式”。
游客坐在船上,来一顿美味的鱼火锅;吃完饭观看盛世焰火秀、马战实景秀等一系列项目;夜游完毕后,闹中取静,在民宿里安安静静的睡一觉。“夜经济”不仅让这座小城散发出“烟火气”,也成为东平县提振文旅经济的重要引擎。
东平县打造夜游闭合消费链,招商选商采用全国、全省和本地3:3:4的模式,引入特色美食、非遗商铺120家,打造烟花秀、非遗打铁花等亮点业态30余项,将各具特色的美食小吃与热闹非凡的市井街巷、绚丽多彩的灯光艺术、精彩纷呈的演出活动等融为一体,构建“夜游、夜食、夜宿、夜娱、夜赏、夜购”全闭合式3.0版不夜城模式,真正形成吃中有游、游中有购、购中有娱、娱中有秀。
除此以外,东平坚持科技赋能夜游场景,充分利用声光电、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环境特效等手段,营造以游客“即时互动”“沉浸体验”为特色的服务场景,建立起夜游游览、民俗体验、美食品鉴、情景互动四大卖点,全力为游客呈现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极具烟火气的大宋古城。
发展夜经济,为的是“留住人”。东平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链式”发展。节假日期间,城内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异常火爆,让游客体验舌尖上的东平;周边及县城各大宾馆和酒店餐馆人气爆棚、烟火升腾,一房难求、一桌难求,东平特产、全鱼宴、湖鲜宴备受游客青睐。
滚滚黄河,浇灌东平;滔滔汶水,滋养东平。东平作为黄河下游唯一的蓄滞洪区,以项目“一子落”带动文旅“全盘活”。如今的东平,正全力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新样板,在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的交汇处不断奔涌向前。
视频、图片来源:东平湖文旅集团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