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千里故道新|黄河河口管理局全力推动刁口河流路保护治理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10-08 1962

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燕玉苓 郭菲菲 赵丹丹

从133小时到44小时,疏浚后的刁口河,再次跑出生态补水“加速度”;从飞雁滩到刁口河渠首,成群飞鸟沿河而上,随着溯游的鱼类驻足停留。

近年来,黄河河口管理局全力推动刁口河流路保护治理,通过生态补水、河道疏浚、流路整治、齐心共管,流路堵点不复、输水通畅、生态改善。从湮没沉寂、杂草丛生到生机勃勃、碧波荡漾,刁口河流路遇水重生、容光焕发,故道新生。

自2010年起,连续实施刁口河流路生态补水,累计过水2.22亿立方米,维持和改善了河口地区生态环境。

(张立传摄)

探索:故道重获新生

刁口河流路是1964年至1976年黄河入海的故道,是《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优先启用的备用流路,同时也是黄河三角洲一千二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的重要通道。

1976年,因为黄河河口泥沙淤积严重,入海河流雍高,河水下泄不畅,黄河于5月21日在罗家屋子截流,由刁口河改为清水沟入海。失去了淡水和泥沙资源补给后,刁口河河道主槽淤积萎缩严重,过流能力明显下降,黄河三角洲一千二自然保护区大片淡水湿地萎缩,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生态补水前的刁口河河道(资料图片)

2010年黄河水时隔34年后重新到达刁口河河口(资料图片)

“生态补水前,这儿是肉眼可见的荒凉。”黄河河口管理局故道管理处副主任刘印才对补水之前河道及周边环境印象深刻,“别说植被、鸟类了,走近一点就能看到地面上泛出来的碱花”。

为改善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有效管理和保护黄河入海备用流路,黄委及时决策部署,于2010年实施了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时隔34年后,刁口河故道再次实现全线通水,重新迎来了生命之源。

“从2010年至今,刁口河生态补水已持续13个年头,仅有2016年未调水。”据刘印才介绍,随着刁口河流路生态补水的实施,上述生态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刁口河植被退化的现象得到遏制,鸟的种类、数量明显增加,黄河三角洲一千二自然保护区得以再现碧波荡漾、鱼翔浅底、万鸟翔集的景象。

黄河刁口河入海流路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座谈会在黄河河口管理局召开(周振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刁口河流路保护治理的步伐加快:2022年《黄河刁口河入海流路综合治理方案》任务书获水利部批复,工程可研前期工作压茬启动;2023年8月23日,刁口河入海流路综合治理提升工程方案论证试验咨询会在东营召开,众多专家齐聚一堂,研究探讨黄河河口重大问题;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刁口河流路第一次被正式写入我国黄河流域保护法律,开启了保护治理新篇章。

渐进:河道整治疏通

“今年调水调沙开始前,刁口河流路整治工程16.8公里河道疏浚工程完工,输水能力大大提高。”刘印才已连续多年担任调水调沙期间刁口河生态补水总调度,驻守一线跟进补水进度、统筹补水水量,记录水头到达黄河三角洲一千二自然保护区所用时间,“2020年用时133小时,2021年用时81小时,2022年用时50小时,今年仅用44小时”。

刁口河生态补水水头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逐年缩短,得益于当地政府、黄河河口管理局推进实施的刁口河河道疏浚、流路整治工程。

无人机拍摄施工情况(尚志强摄)

为推进生态补水进程,2019年黄河河口管理局争取政府投资,实施刁口河清淤工程,组织近百人披星戴月,35台挖掘机连轴运转,终于赶在2020年6月防御黄河大洪水实战演练水头到来之前疏通河道8.6千米。

2022年,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治理部分)实施。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刁口河流路整治同步开始施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16.8千米,使刁口河河王分干渠以南段满足30立方米/秒过流能力,以北段满足50立方米/秒过流能力;扩建崔家引水口,新增15立方米/秒泵船1座,对下游出水池、涵洞、消力池进行扩建,恢复其原有过流要求;改建5处生物通道,增大过水能力。

施工测量(孙东波摄)

“整治前部分河道很窄,人一助跑就能跳过去。”河口黄河河务局工管科副科长李永是刁口河流路整治工程项目办技术负责人,2022年10月份开始带着技术人员沿河对河道进行测量,“芦苇比人高,有些地方车根本进不去,只能靠步行,两个人面对面看不见,只能靠喊来沟通。”16.8千米的河道他们来来回回不知道走了多少遍,没有信号的芦苇丛中最熟悉的莫过于彼此的声音。

“为了不耽误今年的生态补水,我们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推进工程施工。”作为项目部施工技术负责人,山东乾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晓东日夜盯靠在项目上。旷野里的风吹过,挖掘机的轰鸣声沿刁口河婉转,从冬到春,从春到夏,从芦苇苍黄到绿意盎然……

今年8月20日刁口河流路整治工程完工,9月1日完成单位工程验收。刁口河河道起点至西崔南生物通道段河道底宽增至10-16米,西崔南生物通道至九分场生物通道段河道底宽增至16-20米。河道宽了,阻隔少了,过水自然就快了。

补水后的刁口河生机勃勃(图片资料)

6月27日8时,刁口河渠首崔家控导节制闸稳稳提起,黄河水穿涌而出,沿着刁口河河道顺流而下。6月29日凌晨4时,距离崔家控导节制闸闸门开启、生态补水开始仅44小时,水头正式进入黄河三角洲一千二自然保护区,刁口河生态补水推进再次“提速”。

守护:依法协同联动

沿刁口河而行,河道两岸的河长制公示牌上,清楚地标注着市县乡三级河长、负责河道、相关职责、总体目标、年度目标、监督电话等。加之刁口河管理一河一策编制,刁口河河长制管理工作逐步迈入正轨。

刁口河保护治理非一日之事,更非单打独斗之役。近年来,黄河河口管理局横向联合、纵向贯通、大力推动,筑起坚实守护堡垒,为刁口河保驾护航。

水政监察员夜查刁口河生态补水(王成锐摄)

每年生态补水期间,在原本执法巡查的基础上,黄河河口管理局水政处、故道管理部门还组成联合巡查组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生态补水专水专用。在河湖“四乱”问题整改攻坚行动中,黄河河口管理局清理整治刁口河“四乱”问题47个。在黄河河口管理局的指导下,河口黄河河务局积极联合区直12个部门成立“生态联盟”,打造“党建共同体”“执法共同体”“协作共同体”三个“共同体”,架起生态保护坚实防护网。此外,黄河河口管理局还选拔优秀科技人才成立科研团队,专项研究生态补水对刁口河流路湿地生态的影响。

从杂草丛生到莺飞草长,从干涸龟裂到碧波荡漾,这是刁口河流路保护治理的成果,亦是黄河河口管理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下一步,黄河河口管理局将加大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和行政执法力度,完善刁口河流路管理组织架构,推进刁口河流路分段管理,强化“三个全覆盖”在刁口河流路的建设、应用,提高刁口河流路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马瑞琳

张园园

来我这爆料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