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淄博9月28日讯(记者 张艳 赵烜艺 通讯员 王忠云 夏丹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日,黄渤海新区金东小学“勤耕园”里的花生成熟了。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辛苦与乐趣,黄渤海新区金东小学组织五年级学生到勤耕园开展收花生活动。
收获之喜
正值花生成熟的时节,老师们带领学生来到了学校种植园。劳动实践老师耐心地讲解了拔花生的注意事项,亲自做了示范。学生们用心地学习和观察,很快掌握了拔花生的方法:先抓住花生藤蔓的下方,左右晃动再向上拔,拔出花生后轻轻甩一甩上面的泥土,最后把花生藤摆放整齐。学习完毕,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有的拔花生,有的摘花生,还有的负责晾晒花生……虽然满身泥土,满脸汗珠,但孩子们却乐在其中,在体验劳动辛苦的同时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剥壳之乐
晒干的花生如何变成花生米呢?劳动课上,同学们继续探究如何进行花生剥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花生剥壳比赛,激发了同学们的劳动积极性。他们在比赛中互相学习剥壳技巧,你追我赶,很快完成剥花生壳的任务。看着红润润的花生米,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品尝之香
品尝劳动的果实是最让人兴奋的。同学们吃着亲手采摘、剥壳的花生米,股股清香沁入心脾……花生的食用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提前准备好了电饼铛和铲子。老师讲解使用电饼铛的方法后,同学们尝试将剥壳的花生米下锅炒制。按下开关,用铲子轻轻翻炒,随着花生米变得微黄,教室里传来一阵阵诱人的香味。花生炒熟了,同学们吃着自己炒制的花生,心里美滋滋的。
反思之智
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实践,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同时也学习了拔花生、摘花生等劳动知识和技能,丰富了学习体验,提高了自身价值。
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大自然是最睿智的老师,同学们的亲身实践与体验就是最好的课程。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