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6个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和落实便民惠民措施,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入基层、务实创新一直是广州的鲜明特色。为增强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水平,广州市已设立了多项具体措施和建设目标。
羊城晚报将推出《基层卫生便民惠民·一线蹲点》系列报道,真实、全面地展示落到实处的便民惠民举措及暖心瞬间,展现广州基层卫生机构在便民惠民服务方面的亮点举措和实际成效。
“这边住院的押金要在哪里缴纳呀?”
“这里住院不用缴纳押金!”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广州为增强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水平,已设立了多项具体措施和建设目标。
记者走访了解到,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作为该区唯一一家三甲医院,是花都区基层医疗机构的“龙头”。该院近些年已经落实了“先住院、后付费”“先救治、后付费”等便民惠民政策,并通过技术“让数据替群众跑腿”,大大提高了群众就医的满意度。
2022年,该院在广州市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测评排名第五,患者满意度综合测评排名第八;2022年公布的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满意度评价首次获满分。
“我们用心对待患者,患者也会用心对待我们。”医院工作人员说道。
群众就医排长队?引进技术来便民!
让数据替群众跑腿
“花都区人民医院是一所有70多年历史的老院区,是服务花都区160多万百姓的广州市区属三甲综合医院。”花都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文伟介绍,医院建筑布局年代较早,在现代医疗工作大规模开展的情况下,已经对医疗工作流程产生了影响。
“患者以前来到医院就诊,可以说是处处要排队。”张文伟说道,医院堵车、挂号排队、看诊排队、取药排队、缴费排队……往往看诊十多分钟,排队却耗时一两个小时。为了了解群众就诊的“堵点”,医院派出医护志愿者在各个需要排队的流程点掐表计算,试图“消灭”一切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花都区人民医院引进了自助挂号系统,将检查结果放在了云端服务器上,方便患者随时打印、随时展示,不再需要在人工窗口大排长队。目前,该院自助挂号率达到94%以上,老年人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目标。
为了缩短群众取药时间,该院将自动化系统引入药房,让“电子药师”成为了医护的帮手。“以往取五味药,需要一位药师跑五个地方,现在机器只需要一秒钟就可以将五种药推到履带上送到窗口,患者取药效率大大提高。”张文伟介绍,在自动化系统进入药房后,以往排队到门口的景象再也没有出现过。
此外,该院还在住院流程、术前检查等环节进行优化,让群众在非诊疗环节的等候时间明显缩短。“以往住院办理手续需要30分钟左右,现在在病区办理入住,仅需10分钟就完成。”一系列优化措施让群众就医体验大为改善。
就医结算程序忙?把信任交给群众!
住院免押金
在改善就医流程的过程中,花都区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发现,就医缴费问题成为困扰不少群众的难题。
“以往患者在入院环节和住院期间都需要及时缴纳押金,这无形中给患者和家属增加了缴费流程和资金压力。”张文伟介绍,为了解决患者缴费困难的问题,医院采取了“住院免押金,出院一次性结算”的便民惠民政策。
以往在结算高峰期时,群众需等待40分钟至1小时才能办理出院手续。“病区一站式结算”惠民政策实施后,群众可以直接在病区护士站一站式办理出院结算。医生根据情况,提前1天开具“今结明出”医嘱,节约了群众在收费窗口等待和往返收费处与病区之间的时间,只需10分钟左右就能办理出院手续。
“我们希望患者可以安心治疗,不必担心要押金带来的经济压力,帮助患者实现便捷入院、安心住院,在出院后一并结算。”张文伟介绍,不仅如此,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院还全面落实了“先救治、后付费”模式,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救治。
2020年12月起,花都区人民医院全面推广“免押金住院”管理模式,推行以来约12万人次享受该政策,截至2023年在住院患者中占比83%。
为患者免去押金,是否担心患者“逃单”呢?“刚开始确实有担心,但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我们医院还是决定试一试。”张文伟介绍道,该惠民政策实施以来,大多数患者都能在出院后第一时间足额缴费,少数情况需要弹窗提醒,“逃单赖账”的情况几乎没有。
在结算方面,血透患者如何结算同样是医院亟待解决的难题。据悉,作为花都区基层医院“龙头”,花都区人民医院拥有120张床位的血透中心,还时常满员。
如何为大量血透患者提供结算便利?“我们多跑路,患者少跑路,在床边为患者进行结算。”该院工作人员介绍,患者血透一般需要3-4个小时,患者在血透过程中,收费员利用推车在病床边进行结算,省去患者做完血透还需到收费处排队结算的等候时间,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让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做好贴近基层群众的优质医疗
记者了解到,相对比省属、部属三甲医院,花都区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内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公立医院,更有优势去促进优质资源上下贯通,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就诊服务,免去奔波劳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综合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据介绍,该院于2017年牵头成立花都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包括1家三甲医院、1家二甲医院、5家乡镇卫生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0家医疗机构,形成了花都区东部医疗集团的网格化布局。
在区域内,花都区人民医院持续开展组团式帮扶,自2020年起每年选派3-4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管理能力强的医务人员挂任基层医疗机构帮扶副院长或副主任,实现技术的传帮带,有效解决群众找名医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大力推进医疗专家走基层、进社区,推动康复期、术后恢复期患者转入社区,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
通过共享医疗设施和长期的医疗帮扶,花都区人民医院大力促进优质资源上下贯通,提高了区域内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专业水平,让更多群众“少花钱少遭罪”就能“看好病”。
“未来,医院将建成‘患者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进患者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预约诊疗、门诊和住院等一体化服务,‘让服务多跑动,让患者少奔波’。”张文伟表示,下一步花都区人民医院将深化互联网医院建设,更好落实药品邮寄到家,推动预约检查、诊疗服务项目上线,全力保障患者的日常医疗需求,让便民惠民的政策以技术为载体服务更多的群众。
策划|龚丹枫
统筹|王倩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实习生 李芷涵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善茵 薛仁政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校对 | 周勇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