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天下|失窃丑闻后多国追索文物,大英博物馆还能狡辩吗

军情室 2023-08-30 2948

记者 赵世峰

英国大英博物馆日前证实部分藏品失窃,承认长期以来约有2000件文物丢失。多年来,大英博物馆以“更安全”和法律障碍等为由,拒绝归还从世界各国掠夺来的文物。如今,“大盗”栽在了“小偷”手上,大英博物馆保护文物的能力再受质疑。  

大英博物馆 (资料片)

员工涉嫌监守自盗

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发布声明称,发现部分藏品“失踪、失窃或损坏”,解雇了一名员工并报警。声明中,流失藏品近期没有公开展出,大部分保存在库房中,主要用于学术研究,包括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半宝石和玻璃器物。馆方说,将对那名被解雇员工采取法律行动,伦敦警察局经济犯罪部门已经启动调查。伦敦警察局证实,警方已经问询了一名男子,但尚未逮捕任何嫌疑人。

据媒体披露,涉事员工或是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了30多年的地中海文化资深策展人希格斯。据丹麦艺术品收藏家格拉德尔爆料,早在几年前,他就发现有人疑似在电商网站上售卖大英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据称,卖家的电商网站账号与希格斯使用的社交媒体账号相同,账户与希格斯名下的银行账户关联。格拉德尔表示,他曾于2021年向大英博物馆馆长菲舍尔等人发出警告,但对方极力否认。

据英国报纸联合社报道,丢失的藏品被认为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拿走,其中一些藏品最终在eBay网站上以远低于实际估价的价格出售。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2016年,大英博物馆一件被盗的用玛瑙石制成的罗马珠宝曾在eBay上以40英镑的低价出售。报道称,这块碎宝石的价值在2.5万到5万英镑之间。

英国《每日电讯报》还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盗窃案在几年间都没有被发现,因为大英博物馆没有“对其800万件藏品全部进行登记”。英国广播公司(BBC)此前报道,一名艺术品商人和大英博物馆之间的电子邮件显示,馆方两年前就被告知可能存在藏品流失问题,据信超过1500件藏品失窃、损坏甚至损毁。

大英博物馆理事会主席、英国前财政大臣奥斯本说,“今年早些时候”得知这起盗窃案,约有2000件文物被盗,目前只找回了部分藏品。当务之急是追回被盗藏品,查明缺失的防盗措施,加强安保和藏品登记工作,确保不再重蹈覆辙。大英博物馆馆长菲舍尔说,馆方已经加强安保措施,并聘请外部专家帮助完成对藏品失踪、损坏或失窃情况的权威说明。

大英博物馆 (新华社)

管理混乱盗窃频发

盗窃事件令舆论一片哗然,对大英博物馆的批评蜂拥而至,质疑该馆对文物的管理能力,并要求馆方为此做出全面解释。其实,这次曝光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据媒体报道,过去多年来,大英博物馆盗窃案频发。

1993年,该馆收藏的罗马硬币被盗;2002年,一尊有2500年历史的古希腊雕像被盗,至今未能寻回;2004年,15件中国铜镜、盔甲和宝石在开放时间段内神秘失踪;2011年,一枚价值75万英镑的卡地亚戒指钻石失窃,但在2017年才被曝光……“大英博物馆的安保极其糟糕,多年来让盗贼偷走了很多贵重物品。”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英博物馆前工作人员对英国《独立报》说。

递交辞呈的大英博物馆馆长菲舍尔  

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外开放,是世界上首个国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共有10个分馆94个展厅,有800多万件藏品,日常只有8万件文物公开展出,约99%的藏品因馆内空间有限无法展出,被存放至不同的地点。但由于许多文物没有建档,编目也错漏百出,加上年代久远,从而让盗贼有了可乘之机。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曾以实习生身份进入大英博物馆进行卧底调查,轻而易举地就把一件公元前3世纪、价值2万英镑的藏品带出博物馆,整个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英国《经济学人》不禁感慨,大英博物馆发生的一系列盗窃案表明,从博物馆偷东西比你想象的更容易。

最近这起失窃事件发酵后,馆长菲舍尔8月25日宣布辞职,对大英博物馆先前没有充分调查藏品流失承担责任。菲舍尔在一份声明中说,大英博物馆在2021年收到相关警示后没有作出应有的全面回应,“失职的责任最终必须由馆长承担”。菲舍尔是德国艺术史学家,自2016年起担任大英博物馆馆长,也是1866年以来第一位非英国籍馆长。据报道,大英博物馆董事会已接受菲舍尔的辞呈,他将在临时馆长人选确认后正式离职。

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帕特农神庙石雕。  

多国要求“物归原主”

有媒体曾形容大英博物馆是收藏英国“殖民掠夺品”的仓库。文物失踪丑闻引发多国强烈抗议,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本国文物。希腊政府日前再次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像,尼日利亚、埃及等国也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掠夺的文物。

1801年,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埃尔金从帕特农神庙雕塑上拆下石雕并运回国内。1816年,大英博物馆从埃尔金手中购得雕塑,现160米长浮雕中的80多米被陈列在大英博物馆。希腊文化部长称埃尔金是“连环盗贼”,希腊政府大约从30年前开始追讨文物,而英国政府一直拒绝归还。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声称,由埃尔金从雅典运出的古董雕塑和大理石浮雕将留在伦敦,它们都是“合法获得”的。

2020年,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塞浦路斯都要求将“埃尔金大理石”归还希腊,但均告失败。2021年,希腊庆祝独立战争结束200周年,发起了雕塑回归祖国活动。希腊考古学家协会负责人认为,在大英博物馆发生此次失窃事件后,英方不能再声称所谓希腊文化遗产在英国会比在希腊受到更好的保护。

大英博物馆馆藏的贝宁青铜器 。

尼日利亚国家博物馆和古迹委员会主任蒂贾尼在接受采访时说:“令人震惊的是,有的国家和博物馆一直告诉我们贝宁青铜器放在尼日利亚不安全,但现在在他们那里却发生了盗窃事件。”古贝宁王国青铜器作为非洲最珍贵的文物之一,于1897年被英国士兵和水手抢掠一空,随后散落在欧美多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者手中,其中最大的一批共计900多件藏于大英博物馆。蒂贾尼表示,“这些是被盗文物,它们应该回到它们所属的地方。”他强调,尼日利亚将在数周内致信大英博物馆和英国政府,要求立即归还相关文物。

图坦卡蒙法老头像  

2022年,埃及前旅游和文物部长、著名考古学家哈瓦斯发起请愿,要求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分别归还罗塞塔石碑和黄道十二宫。此外,埃及还呼吁英国归还图坦卡蒙法老头像。2019年,图坦卡蒙法老头像在佳士得拍卖行展拍。专家认为,这件文物当年可能是卡纳克神庙的装饰,估价为400万英镑。

大英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这些漂泊海外的文物大多是当年英国从中国劫掠或盗取得来的。

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

英国《卫报》27日报道,对于近期大英博物馆馆藏被盗事件,英国议会下议院工党议员里贝罗-阿迪表示,该事件暴露了大英博物馆以安全为由,拒绝将有争议文物归还原籍国的借口“荒谬”且“具有侮辱性”。里贝罗-阿迪认为,1963年制定的禁止归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和贝宁青铜器等物品的法律应该被修改。

8月24日,瑞士向中国移交的文物艺术品。  

文物返还艰难起步

近年来,多国政府积极努力使非法运出的古代文物回归本国。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非洲文化遗产不能再成为欧洲博物馆的囚徒”,并向尼日利亚送还了一批贝宁青铜器;2022年11月,英国伦敦霍尼曼博物馆同意将该馆收藏的由英军劫掠而来的72件青铜器文物归还尼日利亚;2022年12月,德国政府把20件贝宁王国时期铜制文物交还给尼日利亚,称此举旨在改正“错误”,反省其“黑暗的殖民历史”。德国承诺,未来几年内将归还1100多件贝宁铜雕;今年5月9日,埃及旅游和文物部称,4件非法运到意大利的古代文物被送回埃及。

中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果。8月24日,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仪式在瑞士举行,瑞方与中方签署协议,向中方返还5件文物艺术品。返还的文物艺术品包括4件陶瓷器及1枚钱币,由瑞士联邦文化总局文化遗产移交中心分别在瑞士巴塞尔州、提契诺州的4起刑事案件中查获并没收,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是继2014年12月返还1件汉代陶俑以来,瑞士第二次向中国返还文物艺术品。

美方返还的中国北朝至唐代围屏石榻。 

今年5月9日,中美双方在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举行中国流失文物返还仪式,美方向中方返还2件重要石刻文物。据悉,此次返还的2件文物为中国北朝至唐代围屏石榻,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在一起刑事案件调查中发现,由检察官办公室和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查没的。这是继2021年文物返还后,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第二次与中国合作进行文物返还工作。自2015年以来,美方先后5次向中国返还共404件(套)文物艺术品和1件古生物化石。

2019年3月,疑似我国流失文物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现身东京文物拍卖市场,经过5个月紧锣密鼓的追索工作,成功将流失日本的8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追索回国。同年3月,意大利政府向中方返还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

责任编辑:赵世峰

赵世峰

打造有品质的儿童阅读亲子时光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