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农商银行古泉支行成功拦截一起网络诈骗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7-24

记者 马雪婷 通讯员 宋喆

近日,鄄城农商银行古泉支行拦截了一起诱骗客户转账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成功为客户挽回损失20万元,牢牢守住了客户的“钱袋子”。

事情是这样的。当日来了一位客户要求将她即将到期的18万元定期存款转成活期存款并将微信钱包中的两万元提现至银行卡。起初,工作人员以为客户是遇到急事需要用钱,便细心询问其取钱的用途并告知提前支取将损失定期存款利息。然而,对方却有些反常,眼神恍惚,神情有些不对,抱着手机也不愿回答问题,并且一直拨打电话,拨打电话的时候还到网点的门口外面,当意识到反常以后,多次询问客户,客户一直说是和其对象在通话。

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客户负责的精神,工作人员也意识到了不对劲,迅速停下手头业务,主动与其沟通解释:“姐,我问你很多次你取钱的用途,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怕你上当受骗啊!”紧接着,经办柜员又和客户强调最近网络诈骗事例经常发生,并且详细讲解了骗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尝试着让客户放下戒备。经过再三询问,客户也终于讲出了事实,说有一位上海公安局⼯作⼈员联系她,声称其身份证丢失了以后别被人盗用,在外借款260万,要将名下所有资⾦汇到“公安机关账户”,否则公安机关⼈员将会上门逮捕,让其坐牢10—15年,并且不要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不然后果会更严重。

客户说道:“对方知道我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就连我的银行卡是在红船办理的都知道,我才相信的。”说着便打开了自己的手机微信聊天记录,工作人员查看到有上海和深圳的“公安人员”的微信聊天记录,也证实了这名客户的确遭遇了网络诈骗。在劝说下,这位客户依旧半信半疑,于是,该支行又将微信电话拨打了过去,和骗子对峙,骗子一时慌张露出马脚。这位客户才彻底醒悟过来,虽然已经将自己的定期存款转为活期,但庆幸没有发生更大的损失。

在此事件中,客户对诈骗电话没有产生任何怀疑,并且很轻易地进入了骗子的圈套,防范意识薄弱。幸亏该支行员工责任心强,有敏锐的警觉性,及时帮助客户识别并制止了诈骗行为,避免了资金损失,赢得了客户真诚的感谢,同时也有效防范了风险,树立了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尹婷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