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从伟 常文彬
寻创作灵感,谱最美音符。
7月14日至16日,“好韵济宁”—2023原创歌曲创作征集采风活动持续推进。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江苏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国家一级作曲杜小甦,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作曲吴小平等词曲作家一行5人,走进孔孟之乡,畅游名胜古迹感悟浩荡儒风,徜徉美丽乡村找寻淡淡乡愁。
7月14日上午,满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憧憬之情,采风团刚到达曲阜,就迫不及待地赶往活动的第一站——孔子博物馆。
走进孔子博物馆,馆内序厅中亚克力材料制成的书柜组合成一尊高大巍峨的孔子像,搭配多媒体影像《大哉孔子》,展现出“东方先哲”的辉煌功绩与崇高形象,这便是孔子博物馆为采风团拉开的第一道序幕。在1.7万平方米的展陈面积内,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闻名于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来的30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的4万多册古籍图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大量的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乐器等。
“孔子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依托,全方位开展文物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学术交流以及文创开发等多种呈现方式,一个个文化创新的金点子,花式扩宽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让文物活了起来。”参观完孔子博物馆,吴小平深有感触。
走进孔府、孔庙,踏着青色的石板路,赏着满眼的苍松翠柏,青砖汉瓦间、石刻碑坊里,大家细细感悟沉淀千年的儒家文化;驻足尼山圣境,隔空与圣人孔子来一场千年对话;漫游“两孟”,感受“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君子之道;登上太白楼,追寻李白洒脱的诗酒豪情;“运河记忆”里,泛舟悠悠运河感悟古任城的文化魅力;乔羽艺术馆里,唱响“一条大河波浪宽”优美的旋律……三天的时间里,采风团饱览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济宁的一山一水和美丽乡村也吸引着采风团的脚步。
大洪沟民俗村给了采访团深刻的印象。村庄充分保留了乡村特有的环境和山水,在原有村庄肌理的基础上,进行翻修和修缮,通过街巷、院落等空间,利用夯土墙、石块、石板、茅草、芦苇、木头等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向大众展示了乡村建筑之美,构建新农村的优美画卷,带给游客满满的乡愁。
田黄镇十八盘风景区,青山绿水间来一场“邹东深呼吸”;太白湖娇艳的荷花花香四溢,置身湖畔,心旷神怡;峄山奇石,更是让大家震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济宁城市展览馆,采访团成员一睹文化济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近距离了解济宁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济宁不光文化底蕴丰厚,城市发展也动能澎湃,这让我对这个城市有了更深刻的感知。”杜小甦说,三天的深度采风,让自己收获满满,回去之后,要好好构思和沉淀,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据了解,为持续提升城市美誉度,发掘优秀音乐创作人才,以优秀原创音乐提升城市品牌价值,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引领社会风尚,济宁开展“好韵济宁”——2023原创歌曲创作征集活动。活动征集富含“济宁元素”的原创歌曲,以济宁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城市风貌、精神内涵等为创作素材,力求展示孔孟之乡的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发展之美以及济宁人的精神之美。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