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年的高考都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更是历届网友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2015年的“丝瓜藤和肉豆须”、2022年的“本手、妙手、俗手”成为不少网友“难以忘怀”的记忆。
2023年,夏季高考如期拉开帷幕,山东潍坊考生的作文挑战是新国标I卷,作文题目为: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潍坊融媒中心推出“高考作文大家写”系列征文活动。截至6月7日晚8点,我们收到了来自潍坊各地的文学创作爱好者们的形色各异的“故事”,他们有什么好故事?一起来听听。
华夏故事亲风雅,不废江河万古流
文/李晓丹
题记:我们可以一辈子只写这个小地方,但是这个小地方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中国。可以通过这个小的地方走向世界——莫言
诗可以兴观群怨,文可以载道隐秀。好的故事,可以促进表达沟通,可以使人动心启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可以展现民族形象。今日之华夏泱泱,面对时代大潮,更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民族力量。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好的故事是只身的铜镜,是时代的留声。
每隔一段时间,或一个世代,总会有某个迷惘的、身处人生十字路口的文学青年,在讲述好故事时获得启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吟唱着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苦难与救赎之歌,让俄罗斯民众重塑起自救的品格;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切开了拉丁美洲被资本主义压榨和吮吸的干瘪血管,让世界看见哥伦比亚的历史伤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洞见了封建专制制度大厦将倾的预言,后来的读者们既在大观园中找寻着自己,也品咂着时代。每一个讲述好故事的人,无不为人性的卑劣与罪孽而忧虑,孜孜于人的道德自新之路,不倦于敲响旧时代的丧钟。言者无罪,却使闻者足戒。
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好的故事可以动心启慧,展现民族形象。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的故事不惧解读,只待机缘。六国破灭是何道哉?苏门三父子各有立场便各有千秋。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再奴颜婢膝的苏洵说“弊在赂秦也”;高居宰辅之职而对士人有更高要求的苏辙认为“当时之士不知天下之势”;官场几经波折屡屡失意的苏轼则认为“养士”是“先王之所不能免也”的。同样的题材会因讲述者的立场不同,而变成不同的故事:六国破灭可众说纷纭,中国形象亦如此。在西方世界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今天,中国默默承担世界舞台上的国际责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华夏文化底蕴,索马里海湾中呈现大国责任担当。无言的诉说让每一位华夏儿女更加坚定立场、由衷自豪。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好的故事需要冷静观察,传承讲述。
面对纷繁的世界局势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好中国故事是我辈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网红美食博主李子柒于新媒体中讲述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失聪的清华女博士江梦南于无声中讲述中国青年的自信坚韧与优雅从容,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于水花中讲述中国青年的勤奋自律与拼搏专注……过去疫中前行的三年里,无数挺身而出的抗疫一线人员,正是传递着新生中国力量的青年。只要我们冷静观察负重前行中的中国,赓续前人之志,续写时代华章,总能发现身边的“好故事”,也持久地被好故事的力量感动着、鼓舞着。
莫言通过他的“高密乡”诉说着他眼中的中国故事,“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我辈复登临在华夏历史无数个关键节点的此时此地,致广大而尽精微,焚肉身而述华夏。诚如柳宗元斯言:琅乎璆璜冲牙之响发焉,煌乎山龙华虫之采列焉,则揖让周旋乎宗庙朝廷斯可也!
尔曹身与名俱灭,人间正道开新篇!
作者简介:李晓丹,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期刊《赤子》杂志,参与录制潍坊电视台《悦读潍坊》栏目《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现任潍坊一中高中语文教师,荣获巾帼之星称号。同时也是一名b站新晋读书区up主:一个芝士青年,希望与孩子们一起在阅读中留下文学长远的浸润。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