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高考前一晚,我们庆祝到深夜”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6-07 2108

记者 吴昊 见习记者 王冠儒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高考是一个人的长征,那现在的高考就是全社会总动员。”沈宝栋老师告诉记者,这是他眼里上世纪90年代高考与现在最大的不同。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沈宝栋现在是潍坊七中的一名政治教师,今年是他当班主任的第30年,他所带的高三生也即将参加高考。

难忘33年前大家手拉手“庆祝”到深夜

“高考对我个人来说,是很珍贵的一段回忆。”沈宝栋告诉记者即便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至今回想起自己高考的那年,都觉得仿佛是在昨天一样。“那时候我们班20多个男生住在一个大宿舍里,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大家集体为自己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我们手拉手围在一起为自己祝福,许下心愿我们一定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想到当年自己还是个热血青年时的样子,沈宝栋笑着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激动,那时候对我们来说,高考就是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大事,每一个能参加高考的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考上大学,那些年学校很少,竞争压力也很大,高考成了我们唯一的出路,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来说,只有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幸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沈宝栋如愿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又在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开始是自己高考,后来是陪着自己的学生高考,尽管这么多年高考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我相信每一届高考生参加高考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这种激动与热血的情怀也都是一样的。”

高考30年:从一个人的奋斗到一群人的努力

“我记得我那时候参加高考,家里人都不怎么管。”当记者问到沈宝栋觉得现在的高考与过去有什么不同时,沈宝栋形容自己当年的高考是“一个人的长征”。“那时候家长可能更注重结果,不会过多地问你学习怎么样,考试压力大不大之类的。当然,过去的考试内容也相对现在单一很多,学生们每天坐在教室里埋头苦读,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

在任教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沈宝栋见证了高考的各种变化与改革,也经历了高考由最初的单一直白变得越来越全面精细。“现在的高考其实更倾向于选拔一个全面的人才,无论考试形式还是考试内容都变得越来越灵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与发展,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一件好事。”沈宝栋认为现在全社会对于高考的重视度越来越强,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现在的学生们,让他们更加有动力和干劲。“现在的高考更像是全家总动员或者说是全社会总动员,社会各界都对高考展现了极大的重视,在为考生们加油鼓劲的同时也适当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压力,但我相信无论是任何时代的高考生,他们对于高考的态度都是一样的真诚与炽热。”

带着信心进考场也是带着信心去成长

谈起高考与教育,沈宝栋似乎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他认为现在的许多改革与变化对于高考来说,都是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双减’之后吧,考生们对于学习的热情没有削减,反倒是为我们所有人减去了很多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这对于现在的考生来说其实是利大于弊的。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有益处的。”想到自己即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沈宝栋的目光里满是慈爱。“对于他们来说,高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考试,但这绝对不是他们漫长生命里最重要的考试,他们今后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其实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来掌握。”

沈宝栋告诉记者,身为人民教师,他由衷地祝福所有的高考生,希望他们能认真考试,发挥好自己平时的水平,为自己的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带着信心进考场,带着信心出考场,也带着信心面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每一天。”

责任编辑:蔚晓贤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