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声音|陈梅:产教一体化,培养托育专业性人才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1-16 3693

记者 杨璐

“聆听报告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起跑线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梅在分组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部分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打造共同富裕省域范例,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这些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当地的民生龙头企业负责人,陈梅从事家庭服务多年,深度参与了民生服务项目的落地与实施,特别是济宁市争创全国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的过程。

她介绍说,济宁市锚定“托育服务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目标,抢抓国家人口政策机遇,建立以养老托育指挥部为核心,卫健、发改为主体,多部门联动的“1+2+N”工作模式,强势推动。截止到2022年底,全市拥有托育服务机构620家,完成备案315家,居全省第1位,托位突破2.9万个,千人托位数3.6个。2023年,济宁市确定了新增托位1万个的任务目标,到2023年底千人托位数将达到4.4个。

日前,全国第一批婴幼儿照护示范拟命名城市名单在国家卫健委网站公布,济宁位列其中。

济宁市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国企资源优势和民企效率优势,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园所建设。“我们和济宁城投联动后,聚合发力,用半年时间完成改扩建、合作共建托育机构28家,探索社区集中看护式托育、CBD写字楼内办托、家庭式托儿所、用人单位自办托育中心和早托一体、托幼一体等不同类型运营模式,将就近化、普惠化、便利化的托育服务真正落地,有效缓解当前托育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陈梅介绍说。

托育事业,专业性人才是关键。“目前社会上缺乏婴幼儿照护专业人才,主要以学前教育的模式开展服务,难以科学有效地开展 0-3岁婴幼儿托育工作。”陈梅说,产教一体化发展,完善托育服务标准,加强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养,是托育工作的着力点。2022年底,企业建成了省内唯一一处产教研一体化的“城市级”家庭务服务展示接待中心,将从业人员培训、实操、鉴定,以及托育、养老、家政、物业等服务展示功能集于一体, 成为家庭服务业综合基地。

陈梅还建议加强托育品牌建设,实行连锁化、规模化发展与运营。围绕市场需求,以“托育服务”为核心,着眼个体生命成长周期,延展产业链条,建设“医养教”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帅为

杨璐

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时政兼三农记者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