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阿凤
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山东将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围绕扎实落实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方面,山东将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
“报告专门强调了加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让我们很是振奋,也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主任邓兴旺院士表示,研究院将肩负使命,进一步创新机制,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争创国家实验室,以实现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农民致富为目标,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撑。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副主任苏丁丁告诉记者,农业是国家的压舱石,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粮食安全。“山东有担当敢担当,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建设。我们北大农研院作为山东省政府与北京大学共建的新型科研机构,也应大胆地探索更多路径和方法,去撬动全国乃至全球的研究资源,来为山东的现代农业服务。”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科创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近年来,山东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持续加大,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日益完善。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方面,我们探索建立了“1313”实验室体系,已建设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1家,省实验室9家,省重点实验室261家,在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山东全国首创了“1+30+N”创新创业共同体创新体系,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蓬勃发展,31家创新创业共同体共突破关键技术391项,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86个,实现增加值超过513亿元。
其中,依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牵头建设的潍坊现代农业省实验室,就是9家山东省实验室之一。去年9月一场关于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推进会上,就提出要支持潍坊现代农业省实验室牵头争创第二个国家实验室,聚焦种子芯片、农业大数据与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等重大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
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就是潍坊现代农业省实验室的重要成果之一。苏丁丁介绍,杂交小麦的创制这项技术,他们已经花了10年时间,目前底盘技术已在实验室试验成功,并申报了7项国际专利。这项技术一旦成功,潍坊现代农业实验室就有可能引领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又一个主粮作物,即杂交小麦在全球取得突破性成功。
“接下来,杂交小麦就要转到大田实验。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我们希望山东在这方面,一直处在领跑者的位置,而且能够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苏丁丁说。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