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企业组团海外抢单,济南阿曼之行收获了啥?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12-16 9260

记者 王杰 李梦瑶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多地政府纷纷组团海外“抢订单”,济南也不例外。在阿曼近期举办的山东出口商品(阿曼)展览会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展览会上,30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来自济南。

6家济南企业在展会上有何收获?此次济南组团海外抢单释放出啥信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与您一起了解。

山东组团去阿曼“抢订单”

济南去了6家企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梳理:目前,已有包括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川、湖南、海南、山东、安徽等9省份组织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抢夺国际订单。

12月3日,浙江省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12月4日,由省商务厅带队的外贸企业队伍经由浦东机场,开启为期6天的德国、法国之行。

12月5日,“四川外贸企业商务包机赴欧洲拓展国际市场”活动在成都启航。该省31家外贸企业开启了为期9天的经贸促进活动。

12月6日,南通63家外贸企业105人组团赴日本东京,参加AFF纺织成衣展。这是疫情以来南通市组织的最大规模境外参展团组。

12月6日,海南自贸港赴日招商团在日本东京举办“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和投资机遇说明会”,这是海南近三年来在海外举办的首场专项招商推介活动。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既为企业解决了‘订单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民生、就业问题;同时,政府出面站台,增加了企业的诚信度,商务合作效率更高。”对于当下多地政府率团海外“抢订单”一事,济南市社科院研究员王新军分析称。

在这场“抢订单”热潮中,同样有山东以及省会济南的身影。

12月8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举行之际,山东省商务厅组织的30家山东企业团抵达阿拉伯国家阿曼,开启了为期3天的山东出口商品(阿曼)展览会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展览会。其中,30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来自济南。

线下“走出去”的同时,济南线上“走出去”更是动作频频。

12月5日,“魅力济南”—中东欧国家产业合作线上对接会召开。百余家济南本土企业、33家中东欧国家企业参会。

11月29日,“2022美国—中国(济南)汽车零配件产业线上对接洽谈会”在济南召开。山东华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佰斯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12家汽配企业与美方16家机构和企业进行了推介及对接。

政府“站台”效率高

展会首日就谈成合作

“展会第一天就有两三家意向客户。”14日,谈及阿曼之行,6家济南参展企业之一——山东特亚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亚钢铁)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不虚此行,“我们在中东市场取得很大突破”。

今年上半年,特亚钢铁在迪拜等中亚地区参加展会时,便发现中东市场潜力巨大。“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上述负责人坦言,特亚钢铁业务虽已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东市场一直是业务“短板”,“这次展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不只是特亚钢铁,济南另一家参展企业——山东迅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同样有所收获。

3天的展会期,来迅至公司展厅咨询洽谈的商户络绎不绝。“我们主营服务器、存储设备、电脑、打印机、软件等业务,还提供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不少当地企业很感兴趣。”该公司总经理周建民说。

“阿曼一家代理商订购了我们的服务器、交换机等多款产品,后期他们还将根据市场需求加大订购量。我们也会在保质保量供货的基础上,与对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周建民说。

据悉,此次山东出口商品(阿曼)展览会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展览会共邀约阿曼专业采购商3000多家,仅开幕式当天展馆客商流量近8000人次,包括德亚、迅至在内的6家企业在展会首日就斩获订单。

“像我们做出口贸易的,近年来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复杂的影响,订单受阻、国际物流价格上涨,业务难免萎缩。”济南阿富得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张雷表示,疫情以来,企业出国参展、接订单、谈合作变得艰难,“得知此次展会,我们第一时间就确定参加”。

除了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参展企业们更看重此次展会背后政府的站台。“政府带队出征谈订单,提升了我们企业的信誉度,提高了展会的洽谈效率,企业更容易获得优质反馈。”德亚钢铁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打好今年“收官战”

更为来年发展打基础

众所周知,消费、投资、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根据济南市统计局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前三季度济南地区生产总值(GDP)累计8642亿,累计同比增长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5928.1亿,累计同比下跌6.8%。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37.6亿,累计同比下跌32.5%。

投资方面,前三季度济南工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3.2%,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跌6.2%,高新技术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8%。前三季度济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亿,累计同比下跌6.9%。地域税收收入996.6亿,累计同比下跌23.7%。

消费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济南市居民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降0.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6%。

相对于消费和投资的缓慢涨幅,今年前三季度济南市外贸进出口增长,可谓巨大。

据泉城海关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济南市进出口165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2.4%,比全省增速高6.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31.8亿元,增长28.9%;进口624.2亿元,增长12.9%。

由此可见,“出口”这驾马车,当下对于济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这有助于济南打好今年经济发展的‘收官战’,同时为来年经济发展打下基础。”王新军认为,此次山东组团出海“抢订单”,除了找回此前流失的时间和订单之外,还增强了外商对山东乃至济南本土企业的信任,更释放出济南外贸回暖的信号。

更值得指出的是,在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山东省乃至济南市的一系列“走出去”做法,无疑是对此的积极响应。

释放出经济复苏信号

但“打铁仍需自身硬

“对外贸易深受政治壁垒和文化壁垒的影响。政府带队,向外界彰显出一个开放的态度,这是促成跨国贸易的一个加分项。”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晴认为,当前疫情逐渐解码,城市生产生活日益回归从前,保障民生的同时,经济发展经济成为各地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政府率团海外‘抢订单’,无疑是向外界释放出本地经济正在复苏回暖的强烈信号”。

根据泉城海关最新公布数据,1-11月,济南市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5984家,增加16.5%;进出口值1240.4亿元,增长16%,占62.4%,拉动济南市外贸增长9.9个百分点。

对此现状,张晴认为,济南商务部门应认真梳理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加精准化的“抢单”。

“政府率团海外‘抢订单’是促进贸易的第一步,济南还要进一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本土企业进出口贸易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张晴认为,济南应在物流、清关、贸易往来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存在的堵点,“比如,增加对企业补贴力度,引导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积极探索海外仓等”。

“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也要在技术、理念等方面积极创新,把握住机遇。”王新军认为,政府率团“抢订单”给本土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企业并非就能一劳永逸,“毕竟打铁仍需自身硬”。

责任编辑:彭传刚

李梦瑶

风雨兼程,笔尖即担当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王杰

关注社会热点,欢迎大家提供精彩线索。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