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军情报党恩,红色精神永传承 --记双一等功荣立者王建伟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12-06

二十大感言:

“10月16日上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感触颇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前进中的祖国,迸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未来发展的蓝图也让我无比期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军转干部,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做志愿,不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矢志不渝跟党走,笃行不怠建新功。”—双一等功荣立者、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双拥家庭代表王建伟

 记者 孙娜娜 见习记者 宋家正

王建伟在24年的军旅生涯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1990年2月,王建伟参加了人民大会堂英模庆功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地方工作的20多年里,他先后被中央政法综治委荣记二等功一次,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两次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记二等功两次。2001年,被推荐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模范军转干部并荣记一等功。众多荣誉的背后,是他兢兢业业、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对红色传承的信仰是他不竭的精神力量。

戎耀一生,久有凌云志,凯歌奏燕京

王建伟,今年70多岁,他腰板直挺,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五十二年前,王建伟沿着父辈战争年代浴血抗战的足迹,踏入火热的军营,实现了从小就长在心中的军人梦。王建伟所在的部队是38军某师,曾在高炮团、“红军团”(即平江起义团)、机械化步兵某团,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优秀的政治委员。

入伍后,王建伟的心情就像胸前的红花一样炽热。睡前把扫帚藏起来,清晨起床抢着打扫卫生。替老兵站岗、训练中主动加量加压,血泡破了长好,长好又破,手上磨出厚厚的老茧……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入伍第二年王建伟就被评为“五好标兵”,被称为“关不住的小老虎”,他的事迹成为连队学习的标杆。

军旅生涯20多年,他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1990年2月,王建伟参加了人民大会堂英模庆功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0年,东营市、区专门为王建伟召开了庆功大会,颁发了“国有卫士,家有功臣”“拳拳赤子心,昭昭报国情”的牌匾。

就像1990年团庆时,一位老首长的话:“我们团从平江起义到现在,历经几十年,培养出了一百多名元帅、将军,可在团职岗位上荣立一等功的只有王建伟一人。”

几十年的记忆变成了一曲熟悉的乐章,遥远而清晰的画面时常回旋在脑海里,那是老兵的记忆,那是悠扬的军号,那是用青春和热血凝聚成的报国情。

初心不改,立足岗位,再立新功

“有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这是火热的军旅生活给他铸成的性格,也是这位从英雄部队走出来的团政委的风采。

1992年,王建伟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军营,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东营。面对全新的生活,全新的工作,王建伟用饱满的热情拥抱一切,奉献一切。在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先后担任过东营市人民政府法制局副局长、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东营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市信访局局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市人大机关党组副书记、财经委主任。先后任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在担任东营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期间,他创造了东营市“五长”联合接访的典型经验,使全市2001年信访量下降32%。2001年,在全省信访考核中,东营市获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市信访工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特殊贡献奖”、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0年,王建伟被省委、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大招商、大引资、大发展”中,王建伟带领全体同志超额完成核定任务数的4倍多,被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2001年,王建伟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授予全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荣誉称号,被荣记一等功。

多年的军旅生活,使他养成了爱思考、勤钻研的习惯,对于所分管工作他都喜欢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研究。他多次下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倾听呼声,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撰写调查报告,理论文章60多篇,大多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他对困难有股“韧”劲,先后参与了60多起重大疑难案件的调处工作,件件得到妥善处理。

他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先后主编《东营市委政法委机关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和发表了“关于三访问题的思考”“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信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等,这些著述文章,有的获奖,有的成为工作经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在公与私面前,他泾渭分明,克己奉公,淡泊名利,虽主管全局,但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堪称“红管家”。

红色传承,革命之家英雄门第

王建伟说:“父亲常常对我讲,我们家是道德仁义之家,从踏入火热的军营开始,我要求自己要时时处处讲政治、讲奉献、讲大局,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我们这个革命之家,英雄门第的称号。”

王建伟的家族是典型的模范家庭,家族中4代军人、4代党员、4代公务员,其中既有军人、教授,又有博士。四代军人的入伍时期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时期和改革开放四个阶段。可以说“军魂,已经深入这个家族的骨血。”

1997年,王建伟一家入选东营市第一批“五好家庭”。红色的基因一代代继承,良好的家风一辈辈传承,王建伟的家族中才人辈出,家庭美满幸福。

1945年,王建伟的祖父母相继去世,撇下双目失明的二叔和9岁的小叔。他的父亲王明禹在这种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王明禹参加了昌潍战役、莱芜战役、解放大龙山、解放高密等战斗。在战场上,王明禹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光荣负伤。1951年,王明禹拖着一条有残疾的腿转业到地方工作,并组织荣残军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曾担任史口镇书记、史口区委书记等职务。因长期坚持工作,操劳过度,49岁就离开了人世。王明禹的离世,留给王建伟的是无尽的悲痛,他将悲痛化作前进的力量,立志要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所以,我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敢为人先,争当模范。我也时常教导我的后代,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我的家族四代人中有16位党员、8位军人,个个出类拔萃,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报社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13年,退休后王建伟怀着感恩的家国情怀负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他带领老干部们努力发挥余热,积极传导正能量,他还在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探索新路子。为了报答军旅情、党恩情和社会情,王建伟经常到驻军、学校、村庄、机关讲传统、讲党课、讲党建,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在他的带领下,先后有4家“五老志愿者书屋”成立,捐献书籍近万册;慰问烈军属、学生、80岁以上老党员及困难群众200多人次;多次组织红色传承课、转业干部培训课。王建伟还做起红色校外辅导员,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宣传红色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传承正能量,为东营发展增砖添瓦,王建伟的奉献情怀始终在路上。

2016年,离退休老干部党建工作在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优秀活动日”评选中被评为优秀,2017、2018年离退休老干部党组织被评为全市优秀离退休党组织,王建伟先后两次被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

就像王建伟的人生格言一样:“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奉献为本,永保传统。”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处于哪种环境中,他始终心怀党恩,不忘初心永向前,一路征程一路歌,浓墨重彩写春秋! 

责任编辑:马瑞琳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