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志超
编者按: 广饶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积极践行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以服务乡村振兴、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广饶县花官镇是远近闻名的“大蒜之乡”,有着300多年的大蒜种植历史,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土壤碱性大。得益于适宜的自然条件,花官大蒜个头大、品质好,蒜薹更是口感上佳,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普惠金融,助农“蒜”好种植账
“我今年从农商银行贷了20万元,承包了30亩地,全部种植大蒜,现在马上种完就覆膜了,等苗出来再浇一遍水,整个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这样方法种出来的蒜薹口感好,品质高,产量也很可观。”村民刘连顺笑着说道。
刘连顺是花官镇一名有着30多年种蒜史的老蒜农,与大蒜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今年从镇上的农技学校里学到了新的种植方法,回来后就打算多承包土地大干一场,可是面对多出来的承包费、人工费等费用,他在心里犯了难。广饶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驻村办公的时候了解到刘连顺的难处后,主动上门与他进行对接,仅用两天时间就为他发放了20万元的信e贷,解决了他致富路上的资金难题。
近年来,广饶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服务定位,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将普惠金融下沉到村、到个人,拓展普惠金融方面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做小做散,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截至9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180.12亿元,其中单户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零售类贷款余额74.30亿元,较年初增长7.43亿元、增幅11.17%,占各项贷款比41.25%,较年初提高3.19%。
牵线搭桥,助农“蒜”好运输账
“当年我都是拉着地排车载着蒜薹赶集去卖蒜,走南闯北四处奔走。”谈起从前的卖蒜经历,李文学侃侃而谈,为了能卖个好价格,大家都是起早贪黑赶路卖蒜,虽说卖得不错,但卖东西总归还是要“看人脸色”。
“拉到外地上赶子,不如留在村里出摊子。”李文学心里琢磨起了蒜薹冷库存储项目,可在建设之初,他却被建设和收购费用给难住了。就在李文学万分焦急之时,广饶农商银行了解到了他的情况,及时上门与他对接,为其定制了信e贷和鲁担惠农贷两种产品相结合的贷款模式,精准发力,合计为客户授信77万元,满足了李文学50余万斤大蒜的收购需求,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目前李文学经营着5个规模较大的冷库,当地蒜农在他这里存储的蒜薹等到春节前后错峰销售,价格每公斤能高于其他产区0.2至0.3元。近年来,广饶农商银行精准发力,加大花官镇存储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农户与“蒜老板”架起资金畅通桥梁。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当地蒜薹冷储客户10户,金额600万元。
初心不改,助农“蒜”好丰收账
今年,花官镇大蒜种植面积达到3万余亩,预计蒜薹总产量3000多万斤,产值1亿多元。再到丰收时节,地头两旁一个个蒜薹集中收购点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要蒜农们把收好的蒜薹拉到这里,便会有等候的收购商抢购。同时,部分农户还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等方式做了线上直销。
而广饶农商银行参与花官蒜薹收储结算工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靠着优质过硬的金融服务,从最初的国有银行、邮储和农商银行三方“角逐”结算市场,到现在的农商银行“一枝独秀”。每到蒜薹收储时节,该行都会组织员工全程参与花官镇蒜薹收储结算工作,用实际行动助力蒜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广饶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施策发力,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截至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80.12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60.55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达到89%以上,扶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2600余户,金融服务范围覆盖全县534个行政村。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