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潇
2月21日-2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菏泽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市委党校召开。菏泽市政协委员、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脑科医院副院长郭西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医药卫生界委员,提交了《提升城区公交服务,方便群众就医》的提案,希望开通连接城区内大多数医院及重点公交站点的公交线路,满足广大群众尤其中老年患者的就医通行需求。
郭西文说:“参加本次政协会议最深刻的感受是:成就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一切为了人民。我工作于菏泽市立医院,我们脑科医院自去年3月底开始运行至今,学科建设取得进步,救治流程更加优化,救治效果显著提升,病员量明显增加;但存在公共交通不便问题。经调研,市区内许多医院也存在交通不畅而影响患者就医的现实。近年来,我市城区公交线路、站点、线网密度不断增加,公交盲区不断减少,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基于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公交设施配置及服务能力的现状,菏泽城区公共交通服务的重点仍以主干线路及学校、车站、小区集中等区域为主。”
“菏泽市大部分医疗机构,尤其二、三级医疗机构集中于城区,其服务能力较强,但目前普遍存在院区及邻近驻车困难;若就诊患者及陪人乘公共交通工具就诊,将明显改善医院及周围停车困难及交通拥堵,并显著提升就诊效率、改善就医体验;对于中老年陪诊、就诊者则不失为更方便、经济、易行的就医交通方式。”郭西文说,目前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与年龄相关疾病增多,相关医疗、保健、康复需求增加;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日常老人、儿童就诊多需中、老年群体自助或陪、送留守的孩子就诊,而中、老年群体中部分文化层次偏低,对于目前趋于主流的驾驶机动车出行、智能导航应用意愿和能力存在不足。
郭西文表示,现行“不同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惠民政策,为期望在集中的时间段内诊询于多家医疗机构、获得更好诊治效果、体验的群众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导致患者及陪人在不同医疗机构间流动及相应交通需求显著增加。
菏泽城区医疗机构分布相对集中,基于以上因素,郭西文建议:设立主要运行于菏泽城区医疗机构间公交班车,并可借鉴原菏泽城区4路公交的环形运行方式,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初步设想可采取内环线或大环线方式:
内环线:A从菏泽西客站始发,经菏泽市立医院(西安路)、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西安路)、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黄河路)、鲁心医院(黄河路)、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双河路)、菏泽市立医院脑科院区(郑州路)、曹州医院(人民中山路)、菏泽市中医院分院(中华路)、菏泽市中医院(丹阳路)、牡丹人民医院分院(中华路)、牡丹区中医院(解放街中山路)、黄河骨科医院(中华路)返回西客站;B采用与A方案方向相反的运行线路。
大环线:A从菏泽西客站始发,经菏泽市立医院、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牡丹人民医院、鲁心医院、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菏泽博爱医院、开发区岳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菏泽市立医院脑科院区、菏泽妇幼保健院、菏泽医专附院、曹州医院、菏泽市中医院及中华路分院、牡丹人民医院中华路分院、牡丹区中医院、黄河骨科医院返回西客站;B可采用与A方案方向相反的运行线路。
郭西文同时建议:1.站点设置兼顾沿线群众出行方便;2.在通往各县区的主干道,如人民路、黄河路等进出城区处设立站点;3.在某些重点区域,如火车站、汽车总站等设立站点或接驳点;4.配备、增加方便患者的公交设施:如无障碍上下车、车上轮椅停靠区等设施;5.做好相应宣传工作。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