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走进济南中央商务区,一个开放活力、充满现代气息的都市区映入眼帘。“山泉湖河城”五大超高层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已有2座封顶,另外三座陆续封顶,不断释放产业聚集澎湃动能。通过做大做强“金融+”和“新总部经济”,片区内已经形成了业态搭配合理、互融共生的发展格局。济南中央商务区对标全球建设标准和招商体系,培育国际一流的发展环境,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氛围,以高端要素推动金融产业加速聚集,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成为全省区域性金融产业新高地和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五大超高层建设进度不断加快
总部经济高地加速形成
以建设国际一流商务中心区为目标,济南中央商务区聚焦“项目为王”,全力推动片区项目建设。目前,“山泉湖河城”五大超高层建设进展顺利,代表“泉”的华润超高层4月21日封顶,代表“河”的平安超高层7月完成主楼核心筒结构封顶,12月25日迎来全面封顶,代表“山”的绿地国金中心核心筒已建至77层、365米,代表“湖”的复星超高层项目已施工至核心筒9层,预计2023年封顶,代表“城”的中信泰富T1塔楼已出正负零。
依托载体,济南中央商务区集聚各类国际要素在此融合发展,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坐落于此的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总部,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正在产城融合、金融、贸易、物流等多方面深度布局,加快构建辐射山东、华北和广大沿黄流域大物流网络,推动内陆港周边特色产业园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更好地满足周边企业需求,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企业,积极探索土地招拍挂、企业境外发债、以项目(市场)换外资等多种方式引进外资,吸引优质企业落地,目前,新设立(含增资)来自日本、新加坡等17个国家和地区外资项目36个,法国电力、住商至诚医养健康服务(山东)有限公司、瑞士NE公司等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项目落地,努力打造更高标准的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高端商务服务集聚区,推动形成高质量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激活产业新动能
构建现代金融生态
作为全省金融中心建设的主战场,济南中央商务区是承载济南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优选和首选平台。片区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将打造成为全国省会城市圈改革升级示范区的核心、黄河中下游资本和信息聚集的枢纽以及反映山东发展实力、代表省会形象的标志性区域,成为最能体现济南国际化水平的高端企业集聚区域和经济活跃增长极。
以打造产业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金融业全业态产业集群为目标,历下区制定了金融产业链招商图谱,围绕中央商务区金融产业链建链、延链、强链,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引,探索出了一条金融助力产业链补短板、强筋骨的新路径。目前,渣打银行等外资机构及国家开发银行、齐鲁银行总行、北京银行济南分行、中国人寿山东分公司、太平人寿山东分公司、中金财富山东分公司、信达资产山东分公司等近30家金融龙头企业已落户济南中央商务区,吸引了约150家金融机构入驻。
随着商业机遇纷至沓来,未来的济南中央商务区,将形成保险业集聚、交易平台集聚、上市公司集聚以及金融会议集聚的金融业态,成为国际金融与商务功能集聚地,一座国际化现代商务中心区正加快形成。
培植企业发展沃土
创造一流制度环境
作为济南城市现代化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济南中央商务区不仅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具备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集聚了丰富的科技、文化和人才资源,还通过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大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等开放的政策措施,融入国际发展新格局。
为了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济南中央商务区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推动企业开办市域内“全城通办”、省会经济圈7地市“跨市通办”、黄河流域7省会城市“跨省通办”,设置了“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窗口,全程做好帮办代办、咨询和登记服务,确保企业顺利落户,在商事制度改革、简化投资审批等方面率先推出多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创新举措,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作为国家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平台的济南中央商务区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投资服务和更为宽松包容的发展生态。在这里,企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都可进行测试、进行试点,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诉求设定个性化的投资发展路径。通过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化环境,为外资外贸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发展生态。
迈向国际化,打造中心城。济南中央商务区发挥政策叠加优势,积极构建更高水平外向型经济新体制,致力于打造比肩世界顶尖商务区的城市新坐标,一座代表省会形象的金融之城已拔地而起。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