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齐地·美德淄博③丨张店女企业家商会:资助女孩重获新“声”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12-23 1810

编者按:

厚道齐地,美德淄博。

五六秒的暖心瞬间、七八秒的凡人善举、一分钟的温暖科普、三四分钟的“温度”记录……分布在这片596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种种美好,在互联网加持下,愈发引人关注。

这些美丽网事,这些温暖网言让我们看到更加美好淄博的同时,也给予这个时代最为纯澈的表达。

近日,由淄博市委网信办、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总工会、淄博团市委、淄博市妇联、淄博市卫健委、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淄博融媒中心共同承办的“好网民·在淄博”榜样人物(榜样社团)优秀故事评选结果揭晓,10篇“好网民·在淄博”榜样人物(榜样社团)优秀故事入围。

为重温这些网言网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走进“好网民”榜样人物,洞悉他们塑造互联网温暖阵地时的心路历程,进而为打造“厚道齐地,美德淄博”凝聚更多的互联网暖心力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原雪

2021年3月8日,张店区女企业家商会会长胡熳熳受到了张店区委书记郭庆的接见,并安排胡熳熳坐到了“C位”位置。

“投身公益事业,你们同样是排头兵。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这个C位必须由你们来坐”。 郭庆短短的几句话,自此回忆起来,还是令胡熳熳记忆犹新。

一个平凡的区级商会走到至今已有14个年头,一群朴实热情的女性创业者是如何走进了一座城市的视野,是如何集结来自张店区的女性力量为社会播撒正能量?

曾经走过的一幕幕,又再一次浮现在胡熳熳的眼前。

为失聪女孩筹集手术费

胡熳熳记得,商会曾经帮助过一个叫做王晓雪的小女孩,曾经的她失去听力,后来在商会发起的爱心捐助之下,这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女孩得以重新倾听世界,重新喊出了一声:妈妈。

王晓雪的老家在革命老区沂源县西里镇薛家峪村,两岁那年,因为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病,她的两只耳朵都失去了听力,从此之后,王晓雪的生活只能面对茫茫无际的大山发呆。看着同龄的孩子背起书包走进了明亮的课堂,用耳朵听着朗朗的读书声,而她却只能日复一日重复着割草、喂鸡的家务活。

为了给孩子治病,王晓雪的父母在北京、济南等知名医院来回奔波跑,为女儿寻得一双听得见的耳朵。但一副进口人工耳蜗需要三十多万,这对于靠打工为生,生活贫苦的一家人来说,是一座无法翻过的大山。

失聪女孩晓雪舞蹈表演时照片

2011年胡熳熳偶然机会下听到了晓雪的故事,于是决定帮助她渡过难关。 “我们也是做妈妈的人,看到这样的事情,想着能为他们一家人做点什么”。

在胡熳熳的号召下,她们连续几次组织大规模捐助仪式,集结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一起凑齐了人工耳蜗的费用,在淄博市中心医院顺利进行了植入手术。一个月后,当晓雪康复出院的那一天,面对手捧鲜花来迎接商会成员,这个11岁的小姑娘一下子扑到她们怀里,喊出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刚刚学会的第一句话:

阿姨,妈妈。

让孩子回到有声世界,这还仅仅是第一步,为了让错过上学最佳年龄的晓雪走进课堂,胡熳熳和与另一位徽章丁凤来到淄博市特教学校,恳请放宽入学标准。

商会成立14年,共资助学子1600余人

而对于晓雪的帮助并没有因此结束。

期间,胡熳熳发现晓雪原本优秀的学习成绩出现了大幅度波动,意识到孩子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影响学习,经过了解得知,晓雪家的几百棵苹果树遭遇滞销,懂事的孩子为家里的困境犯愁,无心学习。

即便商会正面临着空前的流动资金压力。胡熳熳认领下了晓雪家的大部分果树,帮助晓雪一家,再一次度过了难关。

晓雪与家人在果树前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2021年5月26号,中央电视台来到淄博,将镜头聚焦于一名热爱舞蹈的大学生网红、淄博最美青年,而她的名字,就是当年失聪的王晓雪。

想到胡熳熳与其他商会人员的扶持帮助,得以坚强走到现在的王晓雪流下眼泪。

而面对镜头,胡熳熳却坦言:“商会400位姐妹都是平凡创业者,用我们的双手托起一个又一个王晓雪就是我们对国家最真诚的回报。”

这是400位“妈妈”和一位聋哑孩子十年牵手的故事,这就是全国四好商会,淄博市张店区女企业家商会400位会员每天都在进行的回报社会的真实事迹。成立14年,她们累计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救助困难学子一千六百多名。这些美丽坚强的创业女性,用大爱汇成了我们城市一道最美的风景。

责任编辑:李艳晨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