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韩微 姚冲
11月19日,国产新片《铁道英雄》在全国上映,枣庄这座英雄的城市再次出圈。而除了那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火车不仅仅是故事里的主角,还是枣庄人每天会偶遇在街区的一景。时至今日,一条盘卧在枣庄城区里50多年的货运专用铁路终于迎来“退休”的日子。
铁路穿城过,架起经济发展“大动脉”
1969年9月10日,枣庄十电运煤铁路专用线(以下简称“十电铁路”)修建,总延长7615米,限速25K/H。这既是承载枣庄城市发展建设的一条铁路,也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里枣庄多条专用铁路中所剩无几的“活着”的历史。据相关记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枣庄因煤矿而兴,最初城市中心集中在枣庄市中区东北部中兴公司附近。建设之初,中兴公司迫切需要搭上津浦铁路,将已生产的煤炭外销。为此提出津浦铁路临城―枣庄路段铁路的修建,这样即可解决煤炭外运,又能保证津浦铁路的部分燃料供应,一举两得。不久,中兴公司的请求被津浦铁路北段总局通过,这一支线得以在1911年4月开工修建,于1912年元月完成铺轨,5月份运营。后作为枣庄老城的市中区内一度有12条专用铁路,总长达到130949米。
在一代代枣庄人的记忆里,小时候看火车是可以在自家门口实现的。12条专用铁路,大多都会穿越居民区,为当时的木厂、肉联厂、油库、十里泉电厂、部队和政府部门运输物资,是枣庄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城市内外物资运输的主干道。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程,城市经济结构发展的变化,穿城而过的专用铁路后来只剩下了这条“十电铁路”,为枣庄这座城市供应着电、暖的需求。采访中,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十里泉电厂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十电铁路”每年通过专用铁路运输煤碳约350万吨,约900列车。截至目前,十电供热面积1700万平方米,最大供热能力达3000万平方米,承担着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居民采暖供热任务,以及周边企业工业用汽需求。2019年12月12日,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枣庄市供热项目西线26.6×2公里主管网全线贯通,进一步辐射枣庄西部城区,满足400余万平方米的用热需求。
运煤铁路迁出城,17条主次干道为火车让行成历史
火车穿城过,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尤其是交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火车穿城过,逢路口必堵”,什么时候能将穿城铁路迁移走,成了市民们日益高涨的呼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15年,枣庄市市中区公布了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为目的的“十大工程”。其中,提到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彻底改变城区“脏、乱、差”的局面,明确提出:“十电运煤铁路专用线将迁出城区,新建十里泉电厂至枣临铁路税郭铁路专用线,原有铁路进行城市道路改造,改善城区交通环境。”
2018年年初,经过全市积极努力,十电运煤铁路专线迁建工程开工建设,全线地面附着物清理、房屋拆迁、边沟开挖等工程全部结束。但直到2018年年底,原本定于2019年建成的十电新专线,却进展甚微。2018年10月13日,时任枣庄市市中区区委书记宋淑启现场视察十电铁路搬迁项目进展情况,明确指出要在2019年6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19年年初,针对十电铁路专用线改迁的工作也再次被提上枣庄市市中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将在年内完成十电改迁。
几经波折,2021年11月19日晚6点,十电铁路老线路正式停运,枣庄惠民铁路专用线开始运营。
枣庄市市中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任先峰介绍,旧线铁路在市中区穿城而过,君山路、文化路、龙头路、人民路、汇泉路等17条主次干道一天多次为运煤列车让行,造成城区交通拥堵,居民出行不便。 新线接轨于税郭站不再经过市中城区,这有效的疏解了城区交通压力,群众出行更加通畅便利。有利于挖掘盘活老城区优质城市资源,同时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促进区域扩容及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未来,对于旧线再利用的问题,任先锋表示会坚持为民所用,发挥旧线余热的原则,从提升城市品质,深厚城市文化底蕴出发,经初步计划将旧线建成铁路文化公园或群众文化休闲场所,留住枣庄工业记忆和枣庄人民的乡愁,目前正在进一步论证中。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