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淄川区融媒体中心“村村响”节目部以主播演绎短剧的形式推广时事新闻、民生政策、防疫指南、村居报道、广告业务宣传,现已拍摄十一期,获得广大城乡网民普遍好评。
从4月初开始,制作完成了第一期“超限超载动态称重检测点”短视频,打造“主播小麦”与司机“宋叔”的媒体形象,视频中两人对话及演绎皆用淄博本土方言,每段视频的最后都会有剧情反转抛出一个“冷包袱”。不仅让受众能看懂也增添了趣味性,赢得了受众的好评。自4月开始,主播演绎短视频命名为《村村响的故事》,以“连续剧”的形式每月2—3期更新,每集1分钟30秒左右,点击量由最初的2190上升至12000。在9月份,推出的“医保异地转诊联网办理”得到了相关单位的认可。
在新媒体和短视频时代,“村村响”节目部一班人不断探索传统媒体创新发展之路。踏春时节,看到网上有许多变装短视频非常火,于是便想能不能结合到工作中来,把人和景结合到一起去,既迎合了当下受众的喜好,又可以宣传景点。“主播小麦”、司机“宋叔”和同事们便前往目的景点,下午借好道具服装,晚上加班九点写好剧本并通过科室集体讨论。第二天一早前往目的地,当时拍摄设备只有一部手机,所以拍摄工作对于同事来说难度非常高,一次不成功就继续拍,直到满意为止。在花丛中、在田地里大家的手上胳膊上被蚊虫咬满了包,可依然觉得可以拍的再好些。就这样一段1分钟的短视频发布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但是画面紧凑,情节连贯更搭配上了一首贴合场景的打油诗。
只限于模仿,是远远不够的,淄川区融媒体中心“村村响”节目部逐渐在短剧创作中有了新颖的思路和独特的定位。为新星集团拍摄的端午节宣传视频是集体创作出来的典型代表。亮点之一就是邀请“村村响”听众的代表性人物“蒲大妈”,她之前曾以方言客串主持节目《蒲大妈拉呱》,节目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那期视频节目部邀请蒲老师和两位粉丝配合演出,取得较好效果。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只有精湛的脚本和丰富紧凑的故事情节才能够吸引到受众的眼球。在这次剧本编写中,“村村响”节目部把端午节传统文化植入到故事情节中,网友在哈哈一笑的同时也科普了中国传统文化。
进入媒体新时代,群众关切在哪里,就该把触角伸到哪里。“村村响”节目部加大了对全区重点民生工程和社情民意的跟踪报道力度。衣食住行、环保治理、便民举措、政策解读、凡人善举等素材既是新闻媒体富矿也是群众所想所盼,“村村响”节目部在日常工作中围绕这些民生热点开展了系列短剧报道,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的贴心人。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