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天龙山路小学校长丁耀昌:默默耕耘,25年扎根乡村教育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8-21 373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涛 郑玥 解发发

他引领学生爱上诗词,用诗词涵养学生家国情怀;他扎根于乡村教育,一干就是25载;他用扎实的工作作风诠释了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工匠精神,他用出色的工作成绩阐释着教育人的执着与追求。

在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龙山路小学校园里,每天会上演这样的画面:清晨,一队队学生整齐步入校园,除了值勤教师,在校门口迎接他们的,有他的身影;下午放学,在校门口目送他们离校、和家长交流孩子教育问题的,有他的身影;这个身影,也常常出现在校园里一棵棵苗木旁、中午的餐厅里、静悄悄的课堂上、课间的走廊里……这个身影属于一位普通的中年人,一个带领乡村孩子勇于追梦的先锋、执着追梦的追梦人,这位校长叫丁耀昌。

他常说:“教育无大事,每件大事都由众多小事汇集;教育无小事,但每件小事都关系到孩子的人生大事。”近几年,这所乡村学校先后获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新教育优秀实验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温馨校园、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齐鲁诗教先进单位、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等53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校长丁耀昌和他的同事们。

教育事业无小事 只为情怀不为功

乡村教育不易,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乡村教育人,注定需要更深的情怀、爱心和责任,丁耀昌就是这样的一位教育人。

1996 年7月,怀着一颗奉献教育的初心,丁耀昌来到两城,走向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奉献宝贵的青春年华。起初他从事的是成教职业教育,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他晚上骑着自行车去家访,天黑,路不熟乡村路又难走,掉到沟里是常有的事,但是任何困难都没有阻挡住他为了让更多孩子走上求学路的坚持。他担任过17年的班主任,多年的团总支书记、年级主任,2003年起任两城三中教导主任、两城一中教导主任,2010年任两城中心初中办公室主任。2013年7月区划调整,竞聘上岗任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2016年8月任龙山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二十五年始终如一,坚持“只为情怀不为功,深耕乡村教育”。他对乡村教育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对新时代教育大政方针及教育教学变化发展有充分的学习和认识,为他的乡村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保障。二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瞬间,但在丁耀昌的人生旅程中,却是一段漫长而美好的时光。面对成绩和赞誉,他说:“我只是为乡村教育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作为校长,他仪表端庄,朴素持重,净朗的言辞间没有半点精于世故的影子。好多人曾这样问他,“乡村这么偏远,累不累?父母的家这么远、妻子的工作、儿子的上学都在城里,你这样奔波,值得吗 ?”他不置可否,一笑而过。“不论在哪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接过了担子,就要踏踏实实、无怨无悔地挑起来。”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今天我走在了乡村教育路上,接过了龙山路小学校长这个责任,我就要为发展这所学校尽职尽责。我要努力让这方土地上的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他全心力投入工作,以兢兢业业的精神和诲人不倦的态度,以默默地行动和执着的追求,书写了乡村教育人的情怀。

他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他将和他的团队凝心聚力、勤奋耕耘,致力于打造最美的教育,为乡村孩子找到通向未来美好世界之路。

育苗有志闲逸少 润物无声辛苦多

丁耀昌每天不到六点就出发去学校,晚上直到很晚才回家,多年来他也习惯了,他孩子成长的每个重要时期他都无暇顾及,父母的日常照顾只能利用晚上或周末抽出时间去弥补。但好在家人的支持给予了他坚持的动力。翻开丁校长的朋友圈,“今年雨水多,校园添很多绿,狗尾、决明、田菁、格桑、茑萝、石竹,可惜我扦插的黄色月季没有成活。”“教育是尊重,今天的农村,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强大的教师队伍。乡村兴,教育兴。只有把乡村教育装在心里,乡村孩子才有未来。如果不是在农村奉献了几十年,怎能感受到乡村教育的不易和期盼。”满满都是他爱校如家,教育奉献的真实写照。

他用行动将“一切为了孩子”诠释地淋漓尽致,谈到丁校长,学校副校长申琪赞不绝口,满满的都是赞许与敬佩。他有真挚的教育情怀,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发展,他善于学习最先进的经验和理论,总想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条件,给学生更大的舞台;他讲校长课程,讲理论摆事实,改变家长旧的传统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他排除困难,将管乐艺术引进校园,使农村孩子也享受高雅艺术的魅力;他指导成立了小龙人足球社团、青藤剧社团、兰亭书法社团、经典诵读社团等二十多个校园社团,给孩子多彩童年。

为了办好学校,让乡村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丁耀昌动了脑筋。他注重感情投资,经常与教师谈心,为老师们解决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难题;针对学校老教师多的现状,他积极激发教师活力,凝聚教师精神,成立教师龙山诗社、兰亭书法社等社团,有社员60多人,利用节假日开展采风等活动;定期为教师出版诗集、文集,让教师因文化而凝聚,每年举行教师音乐会、举办新教师入职仪式、将老教师退休仪式开到家门口……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和职业尊严。

满含深情迎接了一批批牵着妈妈的手怯怯地走进校园的学生,也用饱含希翼与期许的毕业仪式将一届届毕业学子送进高一级的学校,丁校长始终秉持一份执着,一份责任,一份感情,一份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演绎着一位乡村校长的教育情怀。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7年初,学校成立了“小雨滴”志愿服务队,他们走进村居,进行文明宣讲、开展经典诵读、家庭教育培训,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走访留守儿童,走进贫困家庭、退休教师家庭、参加义务献血活动等活动。“小雨滴”已经成为龙山路小学教师爱心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越来越多的教师热心公益,为社会奉献服务,为学校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他始终坚信:小雨滴虽然弱小,但能汇聚成大海;人人奉献一点爱,也能给人间带来最美的春天。

丁耀昌校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基础教育评估专家、山东省家庭教育专家团成员、日照市第三期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日照市小学英语教学能手、日照市家庭教育智慧校长。主持十几项省、市级规划课题研究,学校德育实践经验《陪着天使去旅行》在《中小学校长》刊发,校长课程入选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习课程资源库。学校承担了2019年全市新教育现场会和2020年全市新德育现场会并做典型发言。他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育人力量,追求教育的文化自信,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于美好的道德基因和文化基因,构建适合生命成长的诗意生长课程体系,让每个生命诗意而高贵地生长。诗意栖居的校园、诗香浸染的师生、诗情画意的课堂、诗意盎然的活动,都是龙山路小学孩子们最幸福的日常。

他十分重视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营造了诗意盎然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内、楼宇间,处处都是诗词的海洋,为低年级学生打造了“小海豚”绘本馆、为满足师生阅读需求打造了龙山书院、为助力师生探寻“诗和远方”打造了龙山诗社、为毕业生留住校园乡愁打造了“致童年”毕业记忆馆、为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了“致远方”教师馆、为学校留住发展记忆打造了“致未来”校史馆和“致梦想”荣誉馆,还有为孩子们个性潜力发展打造了兰亭书画院、墨香国画室等各功能用室……“这些诗意场馆建设,站在儿童视角,在内容上发挥激励作用,在建设上体现诗意温馨,在耳濡目染中,慢慢浸透滋养出师生的诗意高贵、思想丰盈、气质儒雅,这也是我校师生的成长名片。”丁耀昌介绍说。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多年的坚守,丁耀昌把希望的种子种进了无数个孩子的心里,让乡村的孩子们也能像牡丹花一样绚丽绽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丁耀昌校长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二十五年的风雨沧桑,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诠释着无悔的青春,谱写出一曲平凡而卓越的乐章。

责任编辑:刘涛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