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杜鸿浩 孙远明 孔雨童 摄影 王媛
5月28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第一届青未了散文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会上,以“融合传播时代,文学如何照亮生活”为主题的文化沙龙举行,多位文学大咖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济南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张鸿福表示,网络文学发展迅速,是大势所趋。他认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出现,同文明的传播方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古人在兽皮、树皮、竹简镌刻文字,那时的文学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到了宋代,活字印刷代替了雕版印刷,传播成本进一步降低,文学形式便从诗词便演变成宋元话本小说,到了明清时期,小说更是风靡盛行。到了现代,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文学已经不再有字数的限制,可以洋洋洒洒万言,整部小说甚至可以达到几百万字。在张鸿福看来,正是传播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网络文学形成。
网络文学门槛低,造成了行业内作品良莠不齐的现状。但张鸿福也认为,这样的低门槛为有梦想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他们能够迅速进入文学。
张鸿福还介绍,他所接触到的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中,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孝仁义元素。他举了个例子,曾经问过莱芜一位网络文学作家,第一笔稿费用来做了什么?对方回答,给母亲买了皮鞋,给妻子买了手套、围巾,看到路边有人卖炭,给父亲买了四吨送家去。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