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杜鸿浩
齐鲁青未了,落笔情未了!近日,青未了散文奖举办期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约访了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散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韩小蕙,听听她对文学和散文的看法。
提到韩小蕙,不少人可能会对这个名字很熟悉,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文学圈儿,韩小蕙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她曾是《光明日报》副刊主管,是资深记者、光明日报社第一位领衔编辑,曾获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韬奋新闻奖;她是著名作家,著有《韩小蕙散文代表作》《协和大院》等31部作品,曾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优秀编辑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
记者、编辑
身边名家齐聚,“文荟”成报业副刊亮点
访谈那日,韩小蕙坐在酒店的书桌前,面对着镜头说出心声:“早就有人建议我做专职作家,其实,我最愿意做的事儿,还是新闻记者。”
1982年,韩小蕙自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光明日报工作,1985起任文艺编辑和文化记者,1991年起主编“文荟”副刊,这一做就是30年。期间,她在1992年初,发起了“永久的悔”无奖散文征文活动,请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打头阵,陆续编发了一大批感人肺腑的好文章。同时,韩小蕙根据散文领域出现的最新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广大读者对贴近现实文学作品的渴求,写出了《太阳对着散文微笑》一文,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散文创作将会升温的观点。
30年来,韩小蕙和不少著名学者、作家成了朋友,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臧克家、周汝昌、汪曾祺、贾平凹、刘心武……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成为她的铁杆支持者,为“文荟”增色,使“文荟”成为我国报业副刊的一个亮点。
韩小蕙曾自己总结,“我把当编辑看成是修筑金字塔 ――基座是人生,需要用吃苦耐劳、敬业献身的砖石结结实实地垒砌,此以人品取胜;中腰是文学,需要借助缪斯女神邀八方神圣共同打制,此以情商取胜;塔顶是哲学,需要修炼大智慧才能到达凌绝之顶,此以天分取胜。成功的编辑=7分实干+2分才能+1分天分”。
回顾大半生,韩小蕙说,她制胜的第一要素,就是富有责任感,认真做好每一天的事,不以事小而不为,兢兢业业从头做到底。
作家
用心去写作,用散文推动天地人心
身为记者、编辑,为何又开始写散文了?韩小蕙透露,“一开始写散文时想着,自己写一点文学作品可能会对约稿有帮助,如果写得比较好的话,作者们就会比较信任你,他可能就会把最好的东西给你。”没想到,最初一个“功利”的想法,最终成就了一个散文名家。
30年来,韩小蕙一直把“用散文推动天地人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她的创作力求贴近实际,她将对人生的体验,心灵的感悟,社会的批判等等,都统统化作了散文语言,凝聚在一篇篇散文中。
“作为记者,如果能够推动一件事的发展,是很有成就感的。”韩小蕙和山东济南很有缘,她的一篇散文就曾催生了济南的泉水博物馆,从而推动了济南与英国巴斯两座古城的全面交流。这是济南文学史、济南城市文化建设史上的一段佳话:
2015年,韩小蕙写了一篇《巴斯温泉与济南名泉》,并发表于《光明日报》上。韩小蕙的文字直击肯綮,她在文章中说,巴斯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温泉城市,以温泉为基础,建立了一座泉水博物馆;而济南泉水的名声响亮,却没能有一座全面展示其文化与历史内涵的博物馆,有点让人遗憾。
时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的王文涛读到此文,心有所感,随即批示给时任中共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谭部长也很快做出了部署,几轮专家论证之后,济南泉水博物馆的建设方案大致有了眉目。这期间,谭部长还专门带队,去了韩小蕙所指引的英国名城巴斯,认真揣摩学习对方的经验,建馆方案日渐成熟。
2016年9月2日,第四届济南泉水节盛大启幕,备受期待的济南泉水博物馆四处展馆同步揭开神秘面纱,为泉水节献礼。它们分别是位于趵突泉景区泺源堂的泉水文化展馆、百花厅的泉水自然地质展馆、环城景区五莲轩的泉水生活展馆和大明湖超然楼一楼的互动体验展馆。
散文
散文的语言、情感、思想哪个最重要?名家各有说法
正值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散文奖举办期间,记者向韩老师请教,对于一篇散文来说,语言、情感、思想哪个最重要?一篇好散文,有着怎样的标准呢?韩小蕙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韩小蕙的了解中,老作家老舍、叶君健,当代作家周晓枫等都将语言作为散文的第一要素。而季羡林则认为,真情实感是第一位的,“他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专门强调了这一点”。同样的问题,韩小蕙也问过张中行,当时先生只回了五个字,“思想最重要”。
这个问题,韩小蕙一直在思考。多年的文学积累和编辑经验,韩小蕙体悟出散文“十五诀”, 她提出,好散文应该做到“生命的激情、诗意的表达、哲学的深度,以及学识、个性化、识见、角度、对比法、语言、结构、好的标题、创新等要素,而在此基础上,思想最重要”。古今中外,名著名篇有很多,都很好看,但为何有的作品一直是最顶尖的存在?韩小蕙分析,因为像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等大师,他们把整个时代的社会思潮在作品中表现了出来。古往今来的大师巨擘们,无一不是记录时代、体现时代、推动时代的大思想家;古往今来凡在文学史上留下刻痕的名著,也无一例外是时代精神的镜子,深刻映照出当时社会的本质发展走向以及世道人心。文学如此,散文亦是如此。
韩小蕙表示,要说好散文的因素,还可以无休止地说下去,因为做文章做学问是无底洞。散文别看篇幅不长,可要想写出一篇上好佳作,实在是难上加难的事,百炼成钢,非夸张也!
作家简介:
韩小蕙,原《光明日报》文学副刊主管,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散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31部作品集。主编出版当代《中国散文精选》等70部散文合集。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优秀个人、韬奋新闻奖等。曾获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郭沫若、冰心、老舍散文奖以及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2003年应邀进入美国国会图书馆,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荣获美国国会参议员“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奖”暨旧金山市政府奖。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