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许辉寄语青未了散文奖:写好散文要有个性化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11 7889

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杜鸿浩

安徽省作协原主席许辉

齐鲁青未了,落笔情未了!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山东省散文学会联合主办,齐鲁壹点用户内容开放平台壹点号承办的第一届青未了散文奖征集活动自2月3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认可和支持,他们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截至目前,第一届青未了散文奖共收到参赛作品5000余篇,青未了散文奖精选作品专题阅读量超4000万!目前,青未了散文奖已经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4月10日,安徽省作协原主席许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并为青未了散文奖和散文爱好者寄语:写好散文要有个性化。

许辉在采访中提到,散文是最普及、最大众化的一种写作文体,所有人都能写,但要想写好,需要下一番功夫。

“这个时候,我觉得散文的个性化追求应该是最重要的。”许辉表示,“个性化”牵扯到很多方面。语言方面,你的语言跟别人不一样,你的散文就会写得很有特色;结构方面,如果你的结构跟别人不一样,散文也具有它的独特性;再有就是意境,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意境,意境在散文里体现得最充分。散文意境如果能掌握好、表达好的话,对散文品格的提升会起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

许辉,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散文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主席,茅盾文学奖评委,曾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美国、加拿大,已出版文学专著50余种,作品获多种文学奖。他的短篇小说《碑》是全国高考大试题和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大试题,中篇小说《夏天的公事》等入选北京大学等高校教材,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权威选本,并翻译成英、日等文字出版发行,被评论界评论为“独树一帜的作家”、“非经典时代的经典”。许辉的散文随笔文化意味浓厚,文学意境高远,视野开阔,角度独到,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和思想价值。许辉先生是著名的学者型作家,他释读的中国传统经典《论语》《老子》《中庸》《大学》等在读书界有广泛影响,相关专著均由台湾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

责任编辑:秦娟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