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关注时政热点对照记忆 夯实基础优化答题技巧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3-31 1507

吴丽莉,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政治教师,政治教研室副主任。多次执教市级公开课,荣获泰山教学新星、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 于建斌,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政治教师。泰安市直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获泰安市课程和教学先进个人、市优质课一等奖、创新课一等奖等荣誉。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高三学子应该如何应对新高考呢?正确的做法就是,牢牢把握高考所需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四个方面,咬定青山不放松。下面就高考政治学科备考提出以下建议:

一、回归课本,夯实必备知识。

高考必备知识,就是指课本中的主干知识。掌握主干知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课本目录归纳法,按照课本的单元标题、课题、框题、目题组织思维导图,掌握核心原理。另一种方法是提取关键词,比如经济生活模块以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三大主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核心词构建知识网络,政治生活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从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等主体构建知识体系;文化生活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核心词构建知识体系,哲学模块以“物质、规律、实践、认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人民群众、价值观”等核心概念形成必备知识网络。

此外,对于2020级所用新教材,找出与我们所用老教材有共同方面但又有新表述的地方进行对照记忆。

二、归纳题型,培养关键能力和解题思维。

高考所考查的关键能力有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探究与建构、反思与评价的能力,高三学生提高这些能力需要以优质试题为载体。优质试题首推高考真题,全国卷和北京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各地市联考题也具有参考价值。经过一轮二轮大量的试题训练后,同学们已经整理归纳了不少错题,也总结了易混淆、相近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可以重点归纳反思下面几个重要问题:

(1)运用市场规律、宏观调控、基本经济制度相关原理评价各种经济活动,提出解决经济问题的措施。

(2)能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角度阐释、说明、评价各类行为主体的行为。

(3)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党史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并提出发展措施。

(4)针对生活实践中各种不确定的具体问题,用矛盾分析法权衡利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对题型设问的总结,说明、阐释、论证和评价、批驳类依然是今年的重点题型。“是什么(结论、本质)、为什么(依据、影响)、怎样做(正确做法)”构成这些题型的答题逻辑。

三、研究真题,把握命题规律,优化答题策略和技巧。

从高考命题者设计的主观题答案来看,准确、完整的答案源于合乎规律的逻辑思维。把握真题所体现的逻辑关系,并依据其逻辑结构来解答高考政治试题。具体来说,有的题型的答案主要依据材料所呈现的事实答题,那么答题的逻辑就应依据“事实逻辑”答题。有的题型规定了用某个具体的知识点回答问题,则答题的逻辑由该知识点本身的逻辑即“理论逻辑”决定。有的题型要求对某一观点或做法进行分析论证,则需要对问题本身的逻辑层次进行划分,并据此确定分析论证的思路,即依据“问题逻辑”答题。大家要通过再做高考题、悟高考题,不断优化答题策略,提升答题技巧。

四、关注时政,涵养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时政热点是高考命题不能回避的背景材料,解析热点时,一方面侧重时政背景与课本知识相链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记忆关键时政术语并运用到答题语言中。

今年备考关注的重点热点有: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两会、脱贫攻坚、内外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党史学习教育、抗美援朝精神等热点。

责任编辑:薛瑞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