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局|苏伊士运河堵了,俄罗斯北方航线的机会来了?

地球局 2021-03-29 193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当地时间3月29日清晨,埃及苏伊士运河那边终于传来好消息:搁浅巨轮“长赐”号已成功浮起,船身方向也明显修正。从3月23日搁浅堵塞苏伊士运河至今,这条全球海上贸易“咽喉”已经被卡了7天,导致360多艘船只通行受阻,以至于全球贸易连带着很“受伤”。

就在全世界“围观”苏伊士运河之际,来自俄罗斯的一个声音引人关注: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罗萨托姆”日前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称,“北极航线可能成为苏伊士运河的有效替代方案”。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罗萨托姆”的推文截图。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北极冰盖的面积不断萎缩,北冰洋沿岸航线的通航时间有所增加,其海运价值日益凸显出来。

北极航道主要分为两条航线,一条是俄罗斯北方沿海的东北航道,俄方称其为北方航线;另一条是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沿岸的西北航道。其中,北方航线是连接东亚与西欧的最短航线。

东亚与西欧港口之间的海运,如果走传统的马六甲海峡、亚丁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线路,航程约为9500海里至12000海里,而走北方航线则可以缩短大约三分之一的距离,航程约为6500海里至8000海里。

红色线路为途径俄罗斯北极海岸的北方航线(北极东北航道),绿色线路为东亚与西欧之间经马六甲海峡、亚丁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的传统航线。

航程缩短意味着耗时减少、燃料消耗减少,整个海运成本因而将进一步降低,运输效率则显著提高。不过,尽管现在北方航线的夏季无冰期已达一个月左右,但通航时段较其他海运通道而言,劣势也显而易见。

正因如此,根据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数据,去年通过这条咽喉要道的传播近1.9万艘,平均每天超过50艘。而去年全年通过北方航线的商船才70艘。

3月27日,大量船只等待通过苏伊士运河。

不过,此次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正值全球贸易从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复苏时期,给原本已持续上涨的海运费用和集装箱短缺危机雪上加霜,进一步暴露出特殊时期全球贸易的脆弱性,以及这起意外事件的“世界级”影响。

给出“替代方案”的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还拿出了克服北方航线弊端的办法:“如果你因为冰封而不能航行,我们又破冰船,完全可以破冰。”该公司拥有5艘核动力破冰船,以及其他支援船只,母港位于北极圈内最大城市摩尔曼斯克。此外,该公司还可以提供北方航线的天气、洋流和海冰等实施数据信息服务。

“北极”号

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核破冰船舰队的国家,而且俄罗斯已将北方航线货运量到2024年达到8000万吨定位目标。近年来俄罗斯愈发重视北极在国家安全、能源开发和海运等方面的战略地位。

目前,苏联时期建造的破冰船中有4艘仍在服役,分别是“五十周年胜利”号、“亚马尔”号、“泰梅尔”号和“瓦伊加奇”号破冰船。但在其中3艘已进入服役末期的情况下,俄罗斯已将22220型破冰船作为骨干力量。

“五十周年胜利”号

该型破冰船是全球现役动力最强的核动力破冰船,排水量3.35万吨,可破厚度3米的冰层,首舰“北极”号已在去年10月正式交付服役。“西伯利亚”号和“乌拉尔”号已先后于2017年和2019年下水,按照“北极”号从下水到服役4年周期来算,“西伯利亚”号最快有望今年服役。该型核动力破冰船“雅库特”号和“楚科奇”号预计今年有望下水,反应堆等设备将从2022年起陆续交付。

去年7月,俄罗斯又开始在远东的造船厂开建全球最大的10510型核动力破冰船首舰“俄罗斯”号,该船排水量达7万吨,具备破4米冰层的能力,预计2027年交付使用。去年11月,全世界最大的柴电动力破冰船“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号服役,俄罗斯总统普京专程参加破冰船升旗仪式并发表讲话。普京曾表示,“到2035年,俄北极船队将至少拥有13艘重型破冰船,其中9艘为核动力破冰船”。

“俄罗斯”号

尽管俄罗斯雄心勃勃地要振兴北方航线,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从苏伊士运河堵塞7天来360多艘船只宁愿原地等待也不改道的做法来看,传统的咽喉要道依然是今后很长时期内国际海运的主流通道,北方航线的确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选项,但短期内仍难以撼动既有航线格局。

责任编辑:赵恩霆

赵恩霆

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