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内国际频道视频电子报 下载APP 微信扫码下载客户端 济南 济南 青岛 青岛 淄博 淄博 枣庄 枣庄 东营 东营 烟台 烟台 潍坊 潍坊 济宁 济宁 泰安 泰安 威海 威海 日照 日照 临沂 临沂 德州 德州 聊城 聊城 滨州 滨州 菏泽 菏泽 公益 公益党建 党建体坛 体坛娱乐 娱乐相亲 相亲汽车 汽车职场 职场教育 教育科技 科技评论 评论产经 产经青未了 青未了政务 政务眼界 眼界味道 味道房产 房产文旅 文旅经济 经济消费 消费社会 社会财经 财经健康 健康看点 看点本地 本地壹点号 壹点号摄影 摄影福彩 福彩乐活 乐活书画 书画AI写稿 AI写稿时事 时事壹粉 壹粉大学 大学智库 智库同城 同城舆情 舆情省政府 省政府法治 法治演艺 演艺电商 电商商务 商务康养 康养社科 社科对外传播 对外传播原创 原创聚焦山东 聚焦山东养老 养老孕婴童 孕婴童生活 生活综合 综合 推荐 推荐直播 直播果然视频 果然视频壹视频 壹视频小视频 小视频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黄三角早报 黄三角早报 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文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璀璨。跟随“寻宝齐鲁”,带您穿越历史长河,触摸齐鲁文明的温度与厚度。 专题阅读量285.4万 小澜寻宝记寻古山东寻龙记华彩时节 小澜寻宝记 小澜寻宝记⑧|牌匾、瓷碗、书画鉴赏录,沿黄河邂逅利津县博物馆 (记者 郑珂 王昕珂)探黄河文物,讲齐鲁故事。《小澜寻宝记》文博主题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第八集,跟着小澜走进利津县博物馆,讲好黄河故事,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新篇章。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10-13 小澜寻宝记⑦|古动物化石、传奇长卷,滨州市博物馆里看黄河文化 (记者 郑珂 王昕珂)探黄河文物,讲齐鲁故事。《小澜寻宝记》文博主题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第七集,跟着小澜走进滨州市博物馆寻黄河文物,探黄河文化。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10-09 小澜寻宝记⑥|汉画石像、黄河训令,在高青县博物馆“触摸”黄河 (记者 王昕珂 郑珂 燕方峣)探黄河文物,讲齐鲁故事。《小澜寻宝记》文博主题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第六集,跟着小澜走进高青县博物馆寻黄河文物,聆听黄河“心跳”,感受黄河文化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8-30 小澜寻宝记⑤|蛋壳陶、红陶兽形壶、亚丑钺,探秘山东博物馆珍宝 (记者 王昕珂 郑珂 燕方峣)探黄河文物,讲齐鲁故事。《小澜寻宝记》文博主题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第五集,跟着小澜走进山东博物馆寻黄河文物,共同感受历史长河的流淌。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8-07 小澜寻宝记④|两千年陶俑、制盐盔形器,听德州博物馆的文物故事 (记者 郑珂 王昕珂 燕方峣)探黄河文物,讲齐鲁故事。《小澜寻宝记》文博主题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第四集,跟着小澜走进德州市博物馆寻黄河文物,共同感受历史长河的流淌。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7-11 小澜寻宝记③|石刻、虎符、水下古城,来东平博物馆寻宝探秘 (记者 王昕珂 郑珂 燕方峣)探黄河文物,讲齐鲁故事。《小澜寻宝记》文博主题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第三集,跟着小澜走进东平博物馆寻黄河文物,共同感受历史长河的流淌。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6-13 小澜寻宝记②|神秘堌堆、汉代石碑,寻找梁山博物馆里的黄河文化 (记者 王昕珂 韩小梅 郑珂)探黄河文物,讲齐鲁故事。《小澜寻宝记》文博主题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第二集,跟着小澜了解神秘堌堆与汉代石碑,寻找梁山博物馆里的黄河文化。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5-04 讲好黄河文物故事,《小澜寻宝记》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开播 记者张颖郑珂海报设计夏杨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万里黄河流经山东九市,在东营入海。山东沿黄各地市的文物宝藏是黄河文化最生动的承载与体现,见证了黄河沿岸世代繁衍生息、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探黄河文物讲齐鲁故事”,为了更好的传播黄河文化,讲好山东黄河故事,促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沿黄九市博物馆共同摄制推出的“沿着黄河遇见海”——《小澜寻宝记》文博主题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今日开播。齐鲁壹点虚拟主播“小澜”将与各位馆长一起,在博物馆中寻宝探秘,为您解密黄河文物背后的故事。“黄河安澜国泰民安”,为生动展示黄河文物特色,增强互动性、趣味性,《小澜寻宝记》视频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4-08 小澜寻宝记①|小炉具大学问,探寻巨野博物馆里的黄河生活印记 (记者 王昕珂 郑珂)探黄河文物,讲齐鲁故事。《小澜寻宝记》文博主题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今日开播。与“小澜”一起沿着黄河寻宝探秘,听馆长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首期走进巨野博物馆。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4-08 寻古山东 考古持续近七十年,泰安大汶口遗址挖到“疑似城址” 6月16日,适逢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省主场城市活动在泰安市举行,记者实地参观了大汶口遗址考古发掘工地。自1959年因为津浦铁路复线施工而意外被发现,近七十年来,历经1959年、1974年、1978年……几代考古人在此挥汗,大汶口遗址的重要考古地位不断夯实。2012年至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连续对大汶口文化遗址进行发掘,成果不断出现,遗址及周边历史文化演进和遗址分布进一步清晰。令人瞩目的是,2023年10月对遗址的系统勘探中,新发现一条壕沟对遗址南区的东、南、西三个方向形成“环绕”,而且,还发现有一条疑似“寨墙”迹象。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最大、最规整壕沟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介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6-20 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标识发布 为进一步规范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提高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的影响力和形象知名度,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设计制作了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标识,并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省主场城市活动上向社会公布。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标识是由山、水、草屋顶、陶鬶等元素组成。以泰山为代表的山川,以黄河为代表的河流,以草屋顶、陶鬶为代表的考古遗址,集聚于一开放空间,寓意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是在海岱地区,以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功能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标识配色由绿色与黄色组成,绿色代表自然生态,黄色代表考古遗址,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标识字体创新融合了王羲之《兰亭序》笔意与石碑行书双字体系统,体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6-17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山东+1! 近日,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结果公布,山东泰安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目前,山东已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处(另3处为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山东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居全国前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自201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已评定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古遗址通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方式实施保护利用,是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6-16 文旅快评|考古领域需要更多“外行”参与 今天参加一场重大考古新闻发布会,会上有一位专家忽然“拜托”台下媒体:快高考了,能不能给大家通报一下,理科生也可以从事考古工作了。这位专家可是一位“学术大牛”,看上去年纪轻轻的他,是生命分析化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坐在台上的他,尽管自称是个考古外行,很多考古专家还要听他“判定”。社会发展到21世纪20年代,类似打破行业壁垒的现象越来越多了。对于现代考古学而言,越来越多“外行”的加入,不是危机,反而可以一起做更大的事业。不信你看,像环境考古、年代测定、生物考古、物质成分分析、空间信息技术与遥感考古……应运而生,每一领域下面,还有若干小项,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如此学科融入,非但没让考古学边缘化,反而大大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6-05 科技考古“开天眼”,4750年前傅家遗址家族内部结构看清楚! 6月5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联合举行“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果发布会——Nature(自然)杂志发布我国史前母系社会研究的重大进展”,会上向媒体通报了有关山东广饶傅家遗址考古的重大成果,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证当地存在史前母系社会组织。人类在父系社会以前,曾经存在过一段母系社会,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常识,但要想取得考古学实证,实属不易。现在,我国科学家凭科技考古手段取得证据,证明山东广饶傅家遗址在距今4750年以前存在由两个母系氏族构成的社会形态。世界首次确证存在史前母系社会组织据悉,本项成果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确证存在史前母系社会组织,首次以分子遗传学证据实证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6-05 玩转文博会丨在文博会现场“考古”“挖宝”是种什么体验?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山东展区现场“定陶王陵沉浸式考古时空传送门”运用数字化手段将考古现场搬到了展台,让观众体验“考古”“挖宝”的魅力。(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张宇宁 剪辑 刘宇)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5-22 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月20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召开,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并介绍有关情况。莱西市西老庄遗址一遗址概况▲西老庄遗址从南向北方向侧视图西老庄遗址位于青岛市莱西市院上镇西老庄村西北300米,西侧紧邻小沽河。小沽河源自大泽山山脉,在此流经10公里后汇入大沽河,最终注入胶州湾。大、小沽河也成为胶东半岛规模最大的河流。该遗址是在配合莱西市基本建设项目发掘墓地过程中发现,墓地主体为汉代墓葬,共发掘120座墓葬,墓葬深度普遍在2-4米。在墓葬清理过程中发现填土内有人工打制痕迹的石制品,以此为线索,进行了一系列以寻找旧石器遗物和文化层为目的的考古发掘,最终在地层内发现包含细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20 2024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召开 2月18日,2024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此次会议共有46个考古项目进行汇报和交流。会议将评选出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和“山东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孙波从狠抓监督管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考古研究阐释、推进大遗址保护、聚力考古成果转化等6个方面简要回顾总结了我省2024年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精准剖析了当前考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对202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一是聚焦考古制度建设,修订《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出台加强考古勘探监管等系列政策性文件,推进考古领域改革创新。二是聚焦考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18 寻古山东|山东东营发现金元时期完整制盐作坊遗址,规模宏大 正在参评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的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盐业遗址情况,近日由发掘单位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披露,显示在位于东营市境内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原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以东400米处,曾有一处金元时期制盐作坊,结构完整,规模宏大。考古人员接受齐鲁壹点记者采访提到,该遗址通过小清河,曾长期与济南有某些重要联系。遗址贵在完整,规模宏大2024年7~12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该遗址的东、西两部区域进行发掘,采用探方和探沟相结合的方法,总揭露面积7780平方米。清理金元时期完整的制盐作坊遗迹,以及大量陶支具等制盐相关遗物。制盐作坊区该遗址文化堆积厚约0.2~0.4米,面积约3.2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18 寻古山东|首次齐长城考古打破“自创纪录”,最早的长城确定! 正在评选中的“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精彩纷呈,在参评项目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遗址考古中,考古人员惊讶地发现,最早的长城可追溯至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比之前认知的战国时期还要提早三百年!这是齐鲁壹点记者2月14日采访中了解到的。发掘区示意图(上为西)发掘区位置示意图(上为北)中国长城史要改写了横亘于齐鲁大地中部,西起济南长清,东至青岛大海边的齐长城,是我省少数几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地位十分重要。2024年5到12月,在前期调查勘探的基础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长清区广里村北段新发现的齐长城相关遗存进行发掘,发掘面积为1100平方米。结果意外地发现一段比目前史学界公认“齐长城鼻祖”更早的夯土城墙,直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15 寻古山东丨填补空白!临沂汤头发现一处龙山文化早期城址,距今约4300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发布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考古发掘成功,该成果在沂沭河流域发掘确认的第一座龙山文化早期城址,距今约4300年。发掘区航拍图经发掘确认的一座龙山文化早期城址相对于古墓葬、遗址,古代城址无疑更能引起现代人的好奇和探究兴趣。正在进行的山东省考古学会“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项目”展示中,它来了——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成为沂沭河流域经发掘确认的第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填补了本区域缺少龙山时期高等级聚落的空白。通过地层学确认城址年代不晚于龙山早期,距今约4300年!确定为城址要有充分证据,结合发掘及勘探,该龙山文化城址分内、外两圈,均由城壕及城墙结构组成,二者南部重合,外城圈向北扩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13 沂水跋山遗址找到一门“远亲”,平安庄遗址展示远古青州人生活 2024年3月22日,山东临沂沂水跋山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发现填补了山东及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构建了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至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保存距今10万至5万年的古人类活动珍贵证据,特别是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的利用实证。近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10个入围终评的项目中,青州市平安庄遗址第一个公布,该遗址同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堪称沂水跋山遗址、水泉峪遗址的“远亲”。弥河流域旧石器专项调查发现平安庄遗址跋山大幕拉开,平安庄又登场10个入围终评的项目包括:青州市平安庄遗址、莱西市西老庄遗址、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日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10 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近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10个项目入围终评。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青州市平安庄遗址莱西市西老庄遗址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日照市岚山区后稍坡东遗址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遗址淄博市临淄区徐家庄南墓地济南市莱芜区田庄遗址滕州市母祖山采石场遗址阳谷县东张遗址广饶县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遗址青州市平安庄遗址考古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遗址周边环境遗址中出土的部分石器莱西市西老庄遗址考古发掘单位: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遗址鸟瞰遗址第⑥层第7水平层石制品分布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考古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区航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08 50余位国内外知名考古学家齐聚良渚,共话“文明之光” 11月26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平行论坛——“文明之光”考古学家对话在杭州良渚成功举办。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国家文物局考古司、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本次论坛以“文明的再现:全球视野下的考古学与文明形态多样性”为主题,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主持,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云飞,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出席。美国国家科学院资深院士、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白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11-27 果然视频|570余件文物集结!济南这场特展带你玩转泉城古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小梅)5月17日,2025国际博物馆日济南主会场活动暨“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启动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办。活动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为广大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博盛宴,向市民游客发出“触摸泉城历史、感受文化脉动”的诚挚邀约。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5-17 果然视频|570余件文物亮相!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即将开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小梅)“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展,记者带你提前探展。据悉,此次展览由5月18日持续到10月12日,展览地点为山东博物馆一楼4号展厅。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5-14 解锁草原文明密码,三百余件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在山东博物馆展出 “来自草原的青铜‘小动物’来啦!”近日,鄂尔多斯青铜器要来济南的重磅新闻在泉城的街头巷尾传开了。它们在哪里展览?展览主题是什么?都有哪些重磅文物?4月2日上午,山东博物馆与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联合主办的“长河共饮草原吉金——鄂尔多斯青铜文明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展览以黄河文化为纽带,通过聚焦黄河“几”字弯环抱的鄂尔多斯地区,揭示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的深层内涵,回溯独特而神奇的草原青铜文化。说到鄂尔多斯,大家可能马上会联想到黄河、草原、成群的牛羊、飞驰的骏马……作为中国北方游牧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它创造出了地域特征鲜明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并以其原生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青铜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4-02 果然视频丨这件文物巨能装!高24.8厘米的身体藏了59件餐具 近日,山东博物馆的战国铜餐具再次引发关注。观众将拍摄的 “59 件餐具收纳进一个铜罐”的画面上传社交平台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比我行李箱都能装”的惊叹声中,这件被称为“收纳界天花板”的文物,再次印证了其“网红体质”。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3-05 文旅快评丨浸入烟火气,让更多文物走红成为“明星” 近日,山东博物馆的战国铜餐具再次引发关注。观众将拍摄的“59件餐具收纳进一个铜罐”的画面上传社交平台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比我行李箱都能装”的惊叹声中,这件被称为“收纳界天花板”的文物,再次印证了其“网红体质”。这件战国铜餐具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全国目前出土的战国时期唯一一套完整餐具组合,它仅高24.8厘米的小身体里,包含了耳杯、小碟、盘、碗、盒、罐等62件铜器。出土时所有器具严丝合缝地嵌套在三部分组成的铜罍中,部分器具甚至保留着青铜特有的金色光泽,充分展现了齐国手工业的精湛技艺。这件文物的持续走红,既得益于其巧夺天工的设计,更源于它与现代生活的奇妙共鸣。当观众在展柜前看到动态演示的“收纳动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3-04 伟大征程 初心永驻——济南市博物馆藏革命文物主题展在福州开幕 为贯彻落实济南市·福州市深化友好城市战略合作推进会精神,深化济南和福州友好城市合作,加强两地文化交流往来,2月27日,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市文物局主办,济南市博物馆、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承办的《伟大征程初心永驻——济南市博物馆藏革命文物主题展》在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开幕。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市文物局分管负责同志、业务处室负责人,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济南市博物馆相关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诚、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任骁瑞分别致辞并为本次展览揭幕。此次展览分为六大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概括、凝练地展示济南地区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光辉革命历程,着重诠释济南共产党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28 点击加载更多 寻龙记 果然视频·寻龙记 | 来德州,探寻中国黑陶城博物馆里的祥龙 (见习记者 张宇宁)德州黑陶祖承龙山黑陶,作为现代黑陶的佼佼者,极其具有民族文化代表性。今天,带大家一起来到中国黑陶城博物馆,了解德州黑陶,发现祥瑞之龙。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16 果然视频·寻龙记|“锡”世珍宝出没!这条龙已经过千锤百炼 (见习记者 何雨晴)锡雕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时期锡雕在民间已相当盛行。莱芜制锡艺术在清朝乾隆年间已高度发展,而艺术水平较高的首推莱城西关王氏一家。龙年到,莱芜凤王祥锡雕第八代锡雕传人王圣良制作了龙形锡雕作品以贺新春,并向大家讲述了锡雕制作工艺的故事。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14 果然视频·寻龙记|初九上演《回龙传》,莱芜梆子陪您过大年! (见习记者 何雨晴)新春佳节之际,莱芜梆子剧团为丰富市民生活,准备了多场惠民演出。其中,经典剧目《回龙传》的四本戏,将于大年初九至正月十二连台演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12 寻龙记|龙运福年 龙行龘龘!一起开启寻“龙”之旅 龙运福年,龙行龘龘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十二生肖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行走在齐鲁大地上会发现许多以“龙”命名的旅游景区接下来,一起寻找藏在这些景区里的“中国龙”济南·五龙潭五龙潭位于泺源桥北,东距护城河西岸百余米处,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历史上的五龙潭最初名为“大明湖”(不同于今日之大明湖),因西岸曾有一座大明寺而得名。金末元初,因传说水底有五方神龙居住,易名为“五龙潭”。五龙潭公园的东门,正对着东门的是五龙潭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五龙雕塑”,是雕塑更是喷泉,创意设计极为巧妙,五条长龙仰天长啸,喷出缕缕泉水,寓意美好。公园南门入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青色五龙腾飞的影壁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11 果然视频·寻龙记|龙年到!来看山东手造的含“龙”量有多高? (见习记者 何雨晴)春节将至,年味浓。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场馆内客流涌动,各种非遗、手造,富含创意,龙元素满满。一起来看山东手造的含“龙”量到底有多高?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07 果然视频·寻龙记|布艺龙、龙头风筝、剪纸百龙图……非遗中的龙个个显绝技 (见习记者 张宇宁)“龙腾华夏·匠心齐鲁”2024龙年春节主题非遗文创大赛作品展正在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出,让我们一起找找非遗中的龙吧!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06 果然视频·寻龙记|龙形花灯炫彩迎春!带你提前看趵突泉花灯会 (记者 孙远明 见习记者 张宇宁)2月4日晚,雪落济南。在趵突泉景区,第四十三届趵突泉迎春花灯会即将开幕,以龙为主题的龙生九子、龙马精神等灯组陆续亮灯调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气氛。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05 果然视频·寻龙记|新春将至,来泰安方特共度盛世花灯年吧! (记者 韩小梅 见习记者 何雨晴) 新春将至,泰安方特于2月2日至25日(腊月廿三至十六)举办“泰安方特盛世花灯年”主题活动。届时,巨型水上龙灯、飞天凤凰秀、花灯祈福盛典、传统民俗演艺、新春主题巡游轮番登场,开启“日夜狂欢”的超长新春游园模式,让广大游客们在欢乐中开启龙年好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05 果然视频·寻龙记|16桌山东贺年宴同时亮相,龙元素满满 (记者 孙远明 见习记者 张宇宁)2月2日北方小年,2024“好客山东贺年宴 有滋有味过大年”活动在济南举行。活动现场,16桌不同风味的贺年宴同时亮相,代表鲁菜风味的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等特色美食摆满餐桌,其中就有不少龙元素。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02 果然视频·寻龙记|如梦如幻!带你看28米花彩祥龙惊艳空爆 (见习记者 张宇宁)2月1日下午,由山东美术馆主办,古原艺术、丽江当代美术馆承办的“花彩祥龙——古原作品展”预热活动在山东美术馆一楼A1展厅举行,现场“祥龙空爆”惊艳全场。该展览将于2024年2月2日至2024年2月25日在山东美术馆一楼A1展厅展出。春节过年期间,祥龙将原地再“爆”,具体“空爆”时间请关注山东美术馆和齐鲁壹点。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02 果然视频·寻龙记|探寻非遗中的龙,玩法多多,还能让龙“活起来” (见习记者 张宇宁 何雨晴)2024“龙跃齐鲁过大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展于2月2日至27日在山东省文化馆二楼西展厅举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带你提前解锁展览,一起寻找非遗中的龙吧!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2-01 珂壹游·寻龙记|古风长街,济南方特新春灯会恭候各位“小主” (记者 郑珂 韩小梅)灯火长明,听愿人间,济南方特新春灯会将于2月3日、2月4日 进行超前体验,大年初一至十五正式对广大市民游客亮相,方特恭候各位“小主”。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31 果然视频·寻龙记|京剧中的“跑龙套”指的是啥? (见习记者 何雨晴)在传统京剧中,常常有“龙套”这一角色出现。跑龙套中的“龙套”代表了什么含义呢?跟记者一起来山东省京剧院一探究竟。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30 果然视频·寻龙记|探寻京剧中的龙元素:各式戏袍上的龙有啥区别 (见习记者 何雨晴)京剧中,有很多带龙的剧目。如《打龙袍》《游龙戏凤》《锁五龙》《三盗九龙杯》《龙凤阁》等。京剧戏服中,龙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大龙、团龙、龙套、草龙、黄蟒……不同的表现形式则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29 果然视频·寻龙记|济南老城中藏着这些“龙”,一起去打卡吧! (见习记者 张宇宁)龙年到了,而生活在济南的你,有没有注意过身边的“龙”呢?本期节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文旅记者带你找找藏在济南老城中的“龙”吧!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25 果然视频·寻龙记|像龙不是龙,是龙不像龙!这些形象你能区分开吗? (见习记者 张宇宁 何雨晴)我们在山东博物馆“寻龙”的时候,会发现有的“是龙不像龙,有的像龙不是龙”。今天,请跟随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的镜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24 果然视频·寻龙记|妆容、龙袍、曲牌……探寻柳子戏中的“龙”,真讲究! (记者 韩小梅 见习记者 何雨晴)柳子戏传承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在众多传统剧目当中,龙元素不可或缺。尤其是戏曲中龙袍的穿着最为讲究。今天就跟着记者来到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一起来探寻柳子戏中龙袍的秘密。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23 果然视频·寻龙记|精美!明清瓷器上的龙纹鉴赏,都有啥区别? (见习记者 何雨晴)龙被称之为鳞虫之长、华夏图腾,常常会装饰在瓷器上、玉器上,也是美好的代名词。在山东博物馆的瓷·韵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中,展出了明清瓷器的发展和蝶变过程,让我们一起在展厅中寻找明清瓷器里的龙元素吧!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22 珂壹游·寻龙记|国潮味儿十足!济南这些网红打卡地换上了“龙皮肤” (记者 郑珂 韩小梅)过了腊八就是年,本期咱们就来寻一寻济南的龙。五龙潭、经三路,各种潮流装置及美好寓意,祝大家龙年大吉。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19 果然视频·寻龙记|龙年到,一起来山东博物馆“寻龙”吧! (见习记者 张宇宁 何雨晴)龙自古以来就是祥瑞的象征,龙年就要到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寻龙记”策划,用镜头捕捉身边的龙元素。第一站,让我们一起到山东博物馆“寻龙”吧!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15 华彩时节 华彩时节·小雪|小雪到来天渐寒,走进博物馆看文物中的银灰世界 记者 王昕珂 郑珂 “一片飞雪一片寒,”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聊城市东昌府区博物馆出品的“华彩时节”系列情景短视频第九集播出,小雪时节一起看文物中的银灰世界。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11-22 “华彩时节”系列情景短视频第九集“小雪”明日播出 记者郑珂“一片飞雪一片寒,”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聊城市东昌府区博物馆出品的“华彩时节”系列情景短视频第九集明日播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东昌府区博物馆坐落于古城区内,记录着这座运河古城的历史。一起跟随齐鲁壹点记者郑珂与聊城市东昌府区博物馆副馆长李叶走进东昌府区博物馆,看文物里银灰色的小雪节气吧。小雪有许多别称,这些别称通常都出自古代诗人的名句,比如“银粟”(独往独来银粟地———宋·杨万里的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11-21 华彩时节|霜降时节见秋实,博物馆里探寻山东大地的农耕文明 记者郑珂“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滕州市博物馆出品的“华彩时节”系列情景短视频第八集今日播出。滕州,一座鲁南古城,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在这里发祥,山东大地步入农耕文明。正是秋高气爽时,跟随齐鲁壹点记者郑珂与滕州市博物馆刘慧探寻山东大地的农耕文明。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霜降的到来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小透透不如外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霜降时节的大自然,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秋花、秋叶、秋水,此时秋色正斑斓,硕果累累,橘红色当然是对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10-23 华彩时节·霜降|霜降至,秋色深!走进滕州市博物馆赏秋日芳华 记者 王昕珂 郑珂 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滕州市博物馆出品的“华彩时节”系列情景短视频第八集今日播出。滕州,一座鲁南古城,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在这里发祥,山东大地步入农耕文明。正是秋高气爽时,跟随齐鲁壹点记者郑珂与滕州市博物馆刘慧走进滕州市博物馆。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10-23 华彩时节|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博物馆里赏蹁跹秋景图 记者郑珂“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分”就是半,“秋分”即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金秋九月,在秋分时节,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临沂市博物馆出品的“华彩时节”系列情景短视频第七集今日播出。正是秋高气爽时,跟随齐鲁壹点记者郑珂与临沂市博物馆桑薇走进临沂市博物馆,看文物里的秋景图吧。“三秋桂子”,秋天的桂花是金色。“满城尽带黄金甲”,秋天的菊花是金色。“洞庭波兮木叶下”,秋天的落叶也是金色。本期节目便以金色为主题色,讲述秋分时节的知识与文物的故事。临沂是汉画像石的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也是最发达、范围最广的地区之一。临沂市博物馆馆藏的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09-23 华彩时节·秋分|秋意渐浓,看文物里的秋景,赏临沂汉画艺术 记者 郑珂 韩小梅 王昕珂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本期《华彩时节》带你走进临沂市博物馆赏蹁跹秋景图。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09-23 华彩时节|暑去凉秋至,走进青岛博物馆共赏文物“秋色” 记者郑珂李睿暑去凉秋至。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岛市博物馆出品的“华彩时节”系列情景短视频第六集今日播出。本期走进青岛市博物馆,齐鲁壹点记者郑珂与青岛市博物馆李晨琳以蓝色为主题色,处暑为节气点,讲述青岛市博物馆里的宝藏故事,共赏文物中绽放的无边“秋色”。山在海边,海在城边,城依山势,海映山色。海,赋予了青岛蓝色的浪漫。处暑的“处”是中止、停止的意思,处暑也叫“出暑”,此时花草树木开始凋零,黍、稷、稻、粱等谷类作物陆续成熟。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大自然一只脚迈进了秋天,植物慢慢褪去了夏日的青绿,天空蓝得更加透彻。青岛市博物馆馆藏的明夏昶绢本墨笔《上林秋雨》图,描绘了初秋里尽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08-23 华彩时节·处暑 |处暑至,在博物馆馆藏文物里感受“一叶知秋” 记者 王昕珂 郑珂 暑去凉秋至,处暑时节,本期《华彩时节》带你走进青岛市博物馆,一起欣赏文物里的“无边秋色”。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08-23 华彩时节|触摸千年文脉,大暑时节感受博物馆里的“清凉一夏” 记者郑珂李睿“大暑荷香浓,花开别样红”。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孔子博物馆出品的“华彩时节”系列情景短视频第五集于23日上线播出。本期节目中,齐鲁壹点记者郑珂走进孔子博物馆,与典藏部主任褚红轩一起,以大暑为节气点,讲述孔子博物馆的宝藏,触摸东方先哲千年文脉。用红色来表达大暑节气最为相宜,大暑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高温多雨,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田地里的瓜果成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映日荷花别样红”,大暑更是而赏荷的好时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寓意品行高洁,从古到今,荷花被众多文人雅士所喜爱,孔子博物馆内馆藏了众多与和荷花相关的文物,这些荷系文物展示着刹那芳华。竹根雕“荷蟹”摆件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07-23 华彩时节·大暑|大暑荷香浓,走进孔子博物馆赏闻盛夏 记者 张九龙 郑珂 王昕珂 “大暑荷香浓,花开别样红。”本期《华彩时节·大暑》带你走进孔子博物馆,在文物里赏闻盛夏,触摸东方先哲千年文脉。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