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蓝|威飞海洋:深耕蓝海 奏响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发展强音

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 07-18

在东营区,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奏响了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发展的蓬勃旋律。

车间里,巨大的机械臂灵活舞动,精准地抓取、搬运着各类零部件,火花在焊接处四溅,照亮了工人专注操作的面庞。这里正在生产的,是海洋石油开采的关键装备——水下采油树和井口井控设备。技术人员王涛手持检测仪器,仔细检查每一个零部件的尺寸精度,他说:“这些设备将被运往海洋深处的油气田,哪怕是极其细微的误差,都可能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引发严重问题,所以质量把控容不得半点马虎。”

抚摸着泛着金属光泽的采油树,威飞海洋生产制造中心机加工厂厂长宋艳晖告诉记者:“2019年,我们决心自主研发浅水水下采油树。但资金、人才、技术的多重压力,让团队一度陷入僵局。很快难题迎刃而解,东营高新区给我们送来了“智囊团”——东营石油技术与装备产业研究院。研究院串联起高校、央企和研发机构,为我们量身打造创新生态链:中国石油大学破解材料难题,胜利油田工程师驻厂指导,10余个专业团队绘制1264份图纸,编制450份技术规范……2022年7月,我们自主研制的采油树在渤海锦州31—1气田成功点火,有力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威飞海洋深知海洋石油装备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据了解,威飞海洋还在国内首创浅水水下采油树、水下采气树等系列产品,解决了敏感区域、通航区域等受限于不能使用固定式海洋石油平台开发的难题,创建了石油勘探开发新模式。目前,威飞拥有覆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在南北美、亚太、泛俄等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售后服务中心。海洋平台高端整体式井口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达到80%,常规井口和压裂井口产品的现货销售在北美高端市场的占有率也高达20%。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威飞海洋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向上游拓展,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材料研发,提高装备的耐腐蚀、耐高压性能;向下游延伸,涉足海洋石油工程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据威飞海洋生产制造中心总经理徐建让介绍:“目前,威飞已在全球设立了3家海洋装备研发中心及生产制造基地,已经从浅水一步步潜入深蓝,打造出了国内‘三最’水下油气装备实验室: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检验检测项目最全,同时也是全国唯一能进行水下3000米环境模拟的测试台。”

作为国内海洋油气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威飞海洋目前已成为国内第一家、全球第五家能够研发制造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企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展望未来,威飞海洋将进一步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重点攻克深海油气开采装备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我国在深海能源开发领域的装备水平。同时,威飞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海洋石油装备产业链的征程中,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隋中斐如是说。(大众新闻记者 王帅 通讯员 陈洁瑜 缪宏伟)

责任编辑:杜美萱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