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移动烟台分公司:数智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18

在齐鲁大地东北端,一幅以数字技术为笔、惠民初心为墨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三年来,山东移动烟台分公司(以下简称“烟台移动”)深入贯彻国家“数字乡村战略”,锚定烟台市“12341”乡村振兴工作思路,累计在农村区域建成5G基站2300余个,农村区域光纤覆盖率达100%。从智慧大棚里的樱桃红到区块链溯源的苹果香,从无人机巡护的梨园到云端带货的农民主播,烟台移动以“网络筑基、应用赋能、公益暖心”三大工程,书写了国企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网络筑基织密乡村信息“高速网”  

烟台移动将网络建设视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让信号满格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底色”。

近三年,烟台移动持续推进“全光智慧农村”建设,为莱州、招远等粮食主产区铺设光纤超万皮长公里,惠及数十万农户,村民平均网速从30Mbps跃升至500Mbps,实现了“千兆光网进村入户”的愿景,为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奠定坚实网络基础。针对丘陵、海岛等复杂地形,烟台移动创新采用“卫星+5G微波”混合组网技术,打造“海陆空一体”覆盖工程,在长岛、昆嵛山等偏远区域新增基站72座,实现行政村5G信号100%覆盖,自然村宽带通达率从85%提升至100%,打通乡村数字化“最后一公里”。

在蓬莱、海阳等13个区市部署“移动看家”安防系统,安装智能摄像头2万余台,实现果园、渔场、村居24小时云端监控。牟平区通过该系统协助破获盗窃案件,让农产品安心成长,让农民们放心致富。

应用赋能智慧农业激活“新质生产力”  

烟台移动聚焦特色产业,打造全国智慧农业标杆,助力果农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科技蜕变,从“靠天吃饭”到“靠云增收”的产量质变。

烟台移动助力福山区张格庄镇建成全国首个“5G樱桃数字大棚”,部署温湿度、土壤墒情传感器3000余个,联动自动灌溉系统,使樱桃糖度提升15%,节水30%,助力农业智能化生产。在莱阳芦儿港梨园,莱阳秋月梨基地引入5G网联无人机,200亩梨园喷洒作业时间从3天压缩至4小时,农药用量减少25%。正如福山区樱桃种植户王德胜所言:“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屏丰收!”

此外,烟台移动还助力实现了田间到舌尖的信任革命。在海阳“王掌柜发城苹果数字综合体项目”果园,成功应用了“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系统,消费者扫描苹果二维码即可查看种植全流程VR影像。栖霞苹果品牌溢价提升20%,带动合作社增收1800万元。助力烟台市渔船渔港智慧化管控平台搭建的“胶东渔获云平台”,为2000艘渔船安装卫星定位终端,实现海鲜从“捕捞-冷链-餐桌”全程可视化。

公益暖心,帮扶培育“兴农新力量”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烟台移动将公益行动与可持续脱贫深度融合,组建“党员助农服务队”,为龙口粉丝、莱阳梨膏等30余种特产搭建移动云商城,累计培训农民主播超600人次。在招远毕郭镇设立“5G电商孵化基地”,免费为200家合作社提供“云店铺”搭建及运营指导。

近三年,烟台移动累计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活动,走进47个乡镇教授智能手机使用、反诈知识,惠及老年群体3.8万人次;联合教育局搭建“乡村教育云平台”,为56所偏远学校开通5G双师课堂,共享烟台二中、牟平一中等优质课程。

在栖霞苹果合作社的直播间里,62岁的张桂花第一次对着手机喊出“家人们”时羞涩的笑容;在长岛渔船甲板上,老渔民通过5G视频向儿女展示刚捕到海参时眼角激动的泪光……这些瞬间,比任何数据都更能诠释乡村振兴的本质。科技的温度照亮每一个平凡梦想,烟台移动正以科技之力书写最动人诗行。从山海相连的渔村到果香四溢的田垄,烟台移动的“数智基因”已深深融入乡村肌理,以国企担当交出了一份从“网络筑基”到“智慧赋能”再到“公益造血”的厚重答卷。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用温度融化数字鸿沟的坚冰。未来,烟台移动将持续深化“数智乡村振兴计划”,围绕中国移动“两个新型”战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继续探索5G北斗农机导航、AI病虫害诊断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更具穿透力的移动方案! 

(通讯员 徐冰鑫)

责任编辑:武春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