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石晟绮
在山东省最大的黄河滩区迁建小区—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孝兴家园社区,总能看到王军利忙碌而亲切的身影。
孝兴家园社区里安置着来自 39 个村庄的3.2万滩区群众。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王军利在工作中发现,社区中有不少孤寡老人、退伍军人和留守儿童。“除了定期上门检查线路、排查用电隐患、上门办理业务等电力本职工作外,如何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这个念头始终在他脑海中萦绕。
2013年起,王军利着手对整个社区进行摸排。如今,他已建立起一份详实的“三彩”爱心档案,记录着76位孤寡老人、8位退伍军人和28名留守儿童的信息。这份档案不仅是名册,更是王军利坚持定期上门走访、提供针对性帮扶的行动指南。
2023年担任北黄崖村第一书记后,王军利的爱心版图也随之拓展,将更多目光投向了社区儿童。他定期走进童善儿童关爱中心和 “希望小屋”,为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帮助,更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 针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态,王军利又联合社区社工为孩子们建立成长档案,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和课业辅导。
提起王军利,社区里的居民对他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电管家”“北黄崖村第一书记”“山东好人”……而其中最特别的,莫过于“熊猫哥”。
“这个名号的由来,说起来也很偶然。”王军利说,2004年夏天,他陪孩子到济南泉城广场玩耍时,看到不少市民在广场中心的一辆献血车前排队献血。他突然想起电视上说部分地区血源告急,于是他填写了申请表,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爱心血”捐献。当年12月,王军利收到了济南血站的一封信。信中他被告知自己拥有十分罕见的“RH阴性O型血”,即“熊猫血”,并且希望他能够加入献血志愿者的行列。
王军利查询资料后发现,我国“RH阴性O型血”的人数在全国只占万分之三,不少急重患者因缺少“熊猫血”捐献者而失去生命。“既然我是这种稀有血型,我认为就应该有所奉献,就有责任去帮助他人渡过难关。”
于是王军利与济南血站取得了联系,加入了献血志愿者队伍。从2004年至今,王军利累计献血超过6000毫升,已经超过一个成年人身体血液总量。“尽管我从未和受血者见过面,但我知道每次献的血,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救命血。”王军利说。
“心里装着别人,把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做好,能真正帮到人,这就是最大的善良,也是最朴实的幸福。正是这些点滴善行汇聚起来,我们的社会才有温度,家园才更温暖。”从守护万家灯火的“电管家”,到心系老幼的第一书记,再到挽袖献血的“熊猫哥”,王军利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平凡善举,将“小善汇聚成大爱”的朴素哲理,深深镌刻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