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崔宇彬
济宁市紧紧围绕“技能强市”战略目标,在全省率先组建技工教育集团,整合188家重点企业、20所技工院校以及9家培训机构的优质资源,构建起“校企合作、校地协同、校校联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成功打造出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技工教育“济宁模式”。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集团)、省级重点技工教育集团(联盟),创新经验与典型做法被人社部、省人社厅宣传推广,全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现场会在济宁市成功召开。近日,济宁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被山东省政府批复升格为济宁市工程技师学院,标志着济宁市构建的“一核三强、辐射全域”技工教育发展布局加速成型,将为深化产教融合、破解重点产业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建立健全校企“双向互派”工作机制,精心组建750人的专家人才资源库,30余位“全国技术能手“”齐鲁大工匠”等行业顶尖技术专家担任院校“实训教授”。充分发挥企业在技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技工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办学全过程。校企双方联合开发一体化校本教材58本、精品课程65门,累计开设“订单班”380个,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7家技工院校、17个专业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院校及建设专业名单。
紧密围绕济宁市“232”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主动对接区域人才和用工需求,开设新兴专业,创新构建“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维修等优势专业与行业内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深度匹配,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依托全市职业培训云平台,创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统筹的职业教育培训新模式。与微山、鱼台、金乡、泗水等县(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全方位承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社会化培训任务。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社会化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20余万人次。
推动集团化特色办学,每个院校重点打造2-3个特色专业,打造起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品牌专业群。突出全链条培育,分层次联合开展初中起点“3+2”高级技工或“3+3”预备技师培养,有效破解县级技工学校招生难题,推动全市技工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全市技工院校招生规模达1.3万人,较集团成立前增长73.3%。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已达29所,在校生3万人,其中,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4所、省级重点技工学校4所;2所院校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所院校入选山东省技工教育优质校;市技师学院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入选首批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