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二选一”争论再起,美的京东否认谣言,抖音被指操控舆论
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 昨天16:56
抖音指责京东对商家“二选一”,京东对此否认,有行业人士指出抖音放纵谣言操控舆论。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之间的舆论战愈演愈烈。现在,这场持续多日的争论水落石出。
10月29日晚,针对近期社交媒体广泛流传的“美的集团因违反京东二选一要求遭罚款500万元”消息,美的集团向澎湃新闻表示,网络上相关提及美的的文章属于不实信息。
有媒体评论指出,抖音把舆论平台当成“竞争工具”,严重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建议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清晰拆分超级平台的内容和商业板块,维护市场秩序和舆论公正。
涉京东负面信息屡上抖音和头条热榜
事件回溯到10月20日左右,社交媒体有消息传出,京东在双十一期间加大比价巡查力度,要求商品价格不得高于其它平台,一旦发现,京东就会对商家处以大额罚款。
根据上述信息,部分媒体自媒体发布内容,称京东涉嫌强迫商家“二选一”。随后,“京东被曝二选一管控商家定价”、#京东二选一违背促消费大政#等话题频频登上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热榜。抖音大家电负责人李文涛也亲自下场,在朋友圈贴图发文指责京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月24日,京东前采销员工王立品等公开力挺老东家,称京东采销的日常核心工作就是“比价”,是为消费者争取“合理、公道的价格”,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与所谓的“二选一”毫无关联。竞争对手借“扣帽子”转移视线,将消费者利益视为商战工具。
但争议还没有结束,10月28日,网上又有截图流传,称“美的因违反京东二选一要求遭罚款500万元”。媒体向美的和京东方面求证,得到的回应为:此为不实消息。而且“近期大量自媒体集中发布上述谣言,以及京东“二选一”等不实信息,明显有平台操纵迹象”,但#美的被曝遭京东罚款500万元#的话题仍然长时间挂在今日头条热榜上。
10月29日,媒体再次追踪此事,京东内部人士回应称:近期“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谣言,是因为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引发与抖音直播间之间的价格竞争而产生的。近期“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针对京东的信息,频频登上抖音和今日头条热榜。京东发出辟谣信息后,相关话题仍然在今日头条和抖音热榜上。
对于这一说法,抖音电商内部人士也做出回应,称京东主动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的自主经营权,以巨额罚款为威胁,禁止家居家电商家参与抖音电商的平台营销活动。
直至10月29日晚,美的官方出面回应:“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网络上相关提及美的的文章属于不实信息。”
警惕内容平台滥用舆论干涉商业竞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知名天使投资人郭涛表示,京东“平台价格不高于其他平台”属纵向价格管控,非排他性交易。依据《反垄断法》规定相关,若京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且滥用该地位排除竞争,则可能构成“限定转售最低价格”行为;反之,若仅为合理商业策略且未损害消费者权益,则不构成“二选一”。
双十一商业竞争激烈,这在公众意料之中,但复盘京东和抖音这场舆论战,参战双方的身份却很微妙。京东是电商平台,而抖音既是电商平台,更是超级内容平台。既有电商属性,也具备强大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
在这场舆论战中,与京东相关的负面信息频频登上抖音和今日头条的热搜热榜,甚至在京东和美的辟谣后,相关热榜依然存在。让人不得不怀疑平台干预舆论。
郭涛认为,作为超级流量入口,头条系可通过算法加权、热搜置顶、话题聚合等方式放大特定信息,尤其在热点事件中容易形成“信息茧房”。比如本次谣言在其平台持续霸榜,而在其他平台却没有热度,这一现象就反映出主动干预痕迹。
因此,当超级内容平台的舆论引导能力被滥用于商业竞争时,其实也就是把舆论平台当成了“竞争工具”,这无疑严重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其危害甚至远超过传统的“二选一”行为。
对于监管层面而言,此次事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传统媒体行业,采编和经营分开是一条铁律,但在新兴的社交内容平台,尤其是拥有数亿甚至超10亿用户的超级平台,其既有内容平台和商业平台属性,将内容和商业二者清晰隔离,避免商业行为侵蚀内容的公平公正,尤为重要。
正因如此,有专家建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需建立前瞻性的监管机制,精准识别和打击这类通过舆论优势地位来抹黑竞争对手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此前应监管要求,阿里巴巴已剥离包括《南华早报》在内的部分媒体资产,同时主动关停了UC News等海外业务。而字节跳动却将“今日头条”的直播业务等核心功能并入抖音,并将头条整体纳入"抖音事业部",进行深度整合。
“全国网络交易平台合规审查报告小组”组长、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建议,大型互联网企业控制大量媒体资产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字节跳动也应像阿里一样减少因业务范围过广而可能引发的监管和舆论风险。
责任编辑:王明华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