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归母净利增长31.43%,百洋医药盈利持续向好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2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10月29日晚间,百洋医药(股票代码:301015.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6.27亿,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公司实现营收65.05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6亿元。同时,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8.7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亿,同比增长31.43%,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3.33%,利润端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公司核心品牌业务板块表现良好,2025年前三季度,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品牌营收占比提升至76.54%,迪巧、扶正化瘀、纽特舒玛等产品持续贡献稳定收入,不断释放品牌价值。前三季度品牌运营实现营收41.01亿,与同期基本持平,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品牌运营实现营收49.79亿,同比增长11.08%。品牌运营业务实现毛利额19.92亿,毛利额占比为94.7%,为持续推动创新转型奠定了扎实的财务基础。
在夯实品牌基本盘的同时,百洋医药在创新药与放疗前沿领域的布局也展现出清晰的战略图景。报告期内,百洋医药通过“投资+商业化”双轮驱动,创新动作频频,显示出其向创新驱动型企业转型的坚定决心。
在创新药方面,公司持续深化在纤维化、肿瘤、骨健康等领域的战略布局。通过战略投资济坤医药,公司拓展了肺、肝等器官纤维化治疗领域的品牌矩阵;在肿瘤领域,公司不仅运营有优替德隆等创新产品,更早已布局核药赛道;同时,依托迪巧品牌的市场基础,百洋医药还引入了骨坏死创新药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创新药产品管线。
在高端放疗领域,百洋医药形成了覆盖头部、体部和心脏的全疾病场景布局。公司近期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合作共建精准放疗中心,通过引入全球领先的ZAP-X放射外科机器人系统,率先落子脑肿瘤精准放疗。同时,百洋体系内企业自主研发的4π智能机器人放疗系统、心脏放疗系统等创新项目都在加速推进中。
未来,随着创新药与放疗业务的逐步落地并形成规模化贡献,百洋医药有望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提升长期竞争力,在医药产业变革中把握新的增长机遇,稳步完成向创新型医药企业的战略转型。
责任编辑:管慧晓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