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10月24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鞠鹏飞,威海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李柯,威海市交通场站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客运中心党支部书记于国宾,介绍威海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有关情况。

志愿服务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之一,设立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各级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社会文明进步。近年来,威海市红十字会积极推动全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健全组织体系,服务领域覆盖广泛
加大工作力度,依据《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规范有序发展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引领感召作用,吸引一大批认同红十字理念、具备专业特长、整体素质过硬的志愿者充实到队伍中来,实现了威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的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215支,志愿者达4855人,服务领域涵盖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红十字精神传播、社区服务、心理健康、人道资源动员等多个领域,红十字志愿者已成为健康威海、文明威海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优化资源平台,服务阵地夯实拓展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推动资源平台的优化组合,努力打造更多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红十字服务阵地。截至目前,市红十字会在全市范围扶持建设了9个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其中,在中心城区建设了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在文登区建成山东首家国家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威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环翠中学建设了红十字生命教育示范基地。在塔山公园建设了威海市红十字文化公园,在基层社区建设红十字博爱家园54个,在旅游景区和高铁站建设“博爱驿站”5家。
加强管理引导,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出台了《威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和《威海市红十字志愿者管理办法》,举办了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星级志愿者评比、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引导全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环翠区红十字会在全区镇街、村居、学校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261个,与世昌应急、助力社工、蓝天救援等多支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团队合作联动,推动红十字基层组织与志愿者“双向奔赴”,共同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在应急救护普及、人道救助服务、生命关爱接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注重品牌塑造,服务项目亮点纷呈
2021年以来,威海市红十字会累计投入资金71万元,扶持了51个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威海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35.8万小时,推动造血干细胞血样成功采集2100余人,为保障临床用血、挽救生命作出重要贡献;荣成红十字博爱之光志愿服务队专注于红十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素养提升,以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整合20多个青少年实践基地,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07次,直接服务青少年400余人,间接受益超过2.4万人次,形成了“专业建构、青少年实施、家庭支持”的高效志愿服务协同体系。
勇于争先创优,服务成效日益凸显
近年来,全市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评比活动,获得了多项荣誉,扩大了威海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人获得“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称号,2人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1人获得“全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称号,64名志愿者被省红十字会认定为“五星级”志愿者。威海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和乳山市红十字会暖心食堂工作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荣获全省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威海红十字蓝天志愿救援队参加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举办的2024全国首届水域救援综合技能公开赛,取得了团队二等奖、社会力量三等奖、潜水救捞二等奖、无人机搜索与营救三等奖的成绩,展现了威海志愿者的专业风采。荣成市红十字闪电志愿救援队今年8月份参加了在聊城举办的山东省黄河流域应急救援青年志愿服务培训交流技能比武活动,荣获个人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及团体三等奖1个的优异成绩。乳山市暖心食堂工作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在山东省红十字会举办的首届山东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在中共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举办的2024年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
下一步,一是积极拓展志愿服务主渠道,立足自身优势,主动对接社会需求,持续壮大服务队伍,并加强教育培训,保持志愿服务队伍的活力和专业性,不断提升志愿者能力素质和服务热情。二是加强与各级部门的协调合作,强化资源整合与支持保障,多渠道筹集志愿服务经费,推动志愿服务向信息化、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三是在现有5家博爱驿站的基础上,计划新建5—8家博爱驿站,优先覆盖志愿服务需求大但尚未布点的区域,着力提升驿站运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打造集志愿服务、应急救护、人道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四是继续实施项目化运作,建立完善的项目评审机制,采取项目大赛等方式,加强对优秀项目的培育和支持,以赛促建、以奖促优,打造可推广的“金字招牌”,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和品质提升。五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荐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团队参加评先选优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的宣传,讲好红十字志愿服务故事,营造“人人愿为、人人能为、人人可为”的志愿服务氛围。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