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拓展营遭体罚后身亡,家长被“骂”不冤

洋葱快评 09-11 454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王学钧

这样的家长,可怜又可气。

在14岁的女儿休学之后,王先生交了近3万元学费,把她送进了位于河南中牟的一个拓展营,让她在那里学习国学,并接受心理疏导。岂料,这一送,竟把爱写网络小说、“暂时不想上学”的女儿送上了不归路——在拓展营遭受体罚、虐待,最终因电解质紊乱抢救无效死亡。

作为父亲,王先生无疑是爱女儿的。否则,他不会花那么多钱,送女儿去接受所谓的“拓展”。刚把女儿送进拓展营时,他的心里肯定充满了美好的盼望——当“拓展”结束时,从营地走出来的将是一个更健康、更有修养、更喜欢上学的女儿。如今,一切都成了梦幻泡影,女儿再也回不来了。这样的遭遇,着实令人同情。

同情之后是愤怒。不少人上网发声,在痛斥拓展营施暴者的同时,“顺带”着把痛失爱女的王先生也给“骂”了——“骂”他送女儿进涉事拓展营是愚蠢的选择,“骂”他是一位失职的家长。这样的话乍一听很刺耳,细一想却不无道理。

14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有点儿这样那样的“状况”很正常。把一个只是“暂时不想上学”的女孩当“问题少年”对待,着急忙慌地对她实施“矫正”,办完休学手续就把她往拓展营里送,王先生的做法也太简单粗暴了。

就算铁了心要把孩子往拓展营里送,那也该多上点心,尽量多了解多考察,选一个靠谱的机构。

这些年,搞这类“拓展”业务的机构不少。一些机构游走在法律边缘,采用体罚、隔离、限制自由等极端手段对学员实施“强制改造”,酿出了不少新闻。随便上网一搜,这类新闻就会映入眼帘。但凡王先生肯事先做点儿“功课”,也不会那么轻率地给女儿选这个拓展营。

王先生只是在一个App上看到了该拓展营的广告,就相信广告内容都是真的,毫不犹豫地掏了近3万块钱学费,把女儿送了进去。这么做,不像是真心爱女儿,更像是急于“送瘟神”。难道,在决定把只有14岁的女儿送去之前,他不该通过实地考察、联系往期学员等方式好好“打量”一下这个地处偏僻的拓展营吗?

即便事前对这个拓展营不够了解,在孩子入营后也不能完全放手。拓展营不让带手机,规定孩子只能通过老师联系家长。这种要求本该让家长提高警惕,主动加强与孩子的沟通频率,核实孩子的真实状况。但王先生仅靠老师发来的“无问题照片”便放下心来,未察觉其中可能存在的隐瞒与虚假,最终错失了拯救孩子的最佳机会,让求救信被老师截留的女儿在孤立无援中陷入了绝境。

等女儿死后,王先生才哽咽着说自己“在深深地自责”,“觉悟”得太晚了!

责任编辑:朱文龙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