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贴息今日开闸,申请攻略看这里!

潮新闻 09-01 2727

消费贷贴息来了!

今天(9月1日),各贷款经办机构正式推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真金白银”降低消费者贷款的利息支出。

此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与此同时,财政部还同步推出《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双贴息政策协同发力,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已落地,如何申请?潮新闻记者查询了多家银行APP,并走访了杭州部分银行网点,一探究竟。

手机银行APP一键申请

还款时自动扣减贴息资金

今天上午,潮新闻记者打开工商银行APP,在搜索栏输入“消费贷贴息”,点击进入后,页面跳转至《中国工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协议》。消费者在浏览完协议内容后,通过手机短信验证后,可按照提示进行下一步申请操作。

图片截取自工商银行APP

农业银行则在手机银行APP首页上线了“双贴息”专区,以方便消费者进行申请。

图片截取自农业银行APP

打开兴业银行“我要贷款”的菜单,下设“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专区”,专区里可以申请贴息,也能查询贴息进度,还有政策解读和常见问题的详细解答。

图片截取自兴业银行APP

在线下走访中,具体到如何贴息,一家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向潮新闻记者举例:消费者在该行办理了一笔个人消费贷款并消费5万元购置家具,如果这笔消费贷款的年利率为3%,在没有贴息的情况下,他需要支付贷款利息1500元,享受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后,他最多可节省利息支出500元。政策期内,如果消费者又贷款购置了部分家电,可以继续享受利息补贴,贴息金额累加后,他在该行最高可享受3000元财政资金补贴。

此外,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均表示,对于符合本次政策相关条件的借款人,银行按月在向其收取贷款利息时会自动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这意味着消费者可直接享受到贴息补贴,无需再走繁琐的报销流程。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个贷经理特别提醒到,如果消费者把贷款取出来,用现金进行消费或转账给个人等,银行无法判断相关资金的用途,可能无法享受贴息。“比如到银泰购物,通过商户的POS机直接刷借记卡或扫码消费,银行可以识别,就能贴息。如果有银行不能自动识别的消费,消费者需要将发票等材料提交银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给予贴息。”

那么,针对存量客户关心的贴息问题,一家国有大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9月1日前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如果消费发生在9月1日之后,客户在签署补充协议后,也可以享受贴息;但是,在9月1日前已经实际消费的贷款,则无法享受贴息。

覆盖哪些消费贷产品?

套取贴息资金或将承担法律责任

潮新闻记者梳理后发现,多家银行已将旗下主流的消费贷款产品纳入到贴息范围。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明确纳入本次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的贷款产品,包括消费用途的个人信用贷款(融e借)、个人金融资产质押贷款、个人房产抵押消费与经营组合贷款、个人助商组合贷款,以及基于个人信用贷款(融e借)产品为基座的消费用途的随房e借、退役军人乐业贷、个人汽车贷款、涉农贷款等子产品。不过,该行特别明确不含信用卡类产品和个人住房贷款。

交通银行的智能客服则罗列出了该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产品的清单,包括惠民贷、惠民就医、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其中,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贴息。

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随心智贷、个人无抵质押消费贷款等产品均有机会享受贴息;浦发银行在推文中提到,该行的i车贷、浦闪贷产品支持本次贴息;华夏银行则指出,龙e贷、菁英贷支持贴息业务……

尽管享受贴息政策的消费贷产品十分丰富,但值得注意的是,借款人需严格遵守资金用途规范。

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提醒,对提供虚假资质、虚假材料、虚假担保、虚假交易、虚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包括但不限于“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将严格予以禁止。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该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

浦发银行明确,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将纳入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贷款用途和资金流向的管控,确保相关贷款不被挪用,贴息资金不被套取;并对消费者需求进行针对性分析,提高消费者需求匹配的精准度,提升信贷审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内需注入新动能

银行消费贷迎来新机遇

贴息政策落地,将带来什么好处?

董希淼表示,通过财政贴息,可以直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运用金融杠杆扩大消费、改善生活的意愿和能力。该政策还将激发相关经营主体和居民的有效融资需求,扩大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消费贷款和相关贷款投放,并将利率稳定在合理水平。

“财政贴息政策将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强化与金融政策协同,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董希淼总结道。

事实上,早在上周就有部分银行开启预热,推广消费贷贴息相关产品。对于银行而言,政策带来的最直接效应,无疑是能带动相关业务的增长。

8月29日,建设银行行长张毅在该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指出,两项贴息政策出台会有效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借贷成本,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促进个人消费贷款及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有效增长。“在政策的带动下,建行有信心在下半年继续保持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的稳定增长。”张毅表示。

同日,在邮储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提到,消费贴息是通过财政与金融联动,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有助于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释放消费需求,对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具有积极影响。“我们要把好事办好,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同时借此推动自身业务实现更加稳健、更加健康的快速发展。”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应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强化贴息政策与已经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协同,形成叠加效应,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用,更加有力、有效地促消费、稳就业、扩内需。

(潮新闻)

责任编辑:房超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