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晓莹
法国总统马克龙定于9月向一位名叫阿里·阿克巴尔的老人授予国家功绩勋章,以表彰他对法国文化领域的贡献。现年72岁的阿克巴尔不是什么大文豪,而是一名卖报人。他在法国首都巴黎卖了50多年报纸,可能是法国乃至欧洲最后一名街头卖报人。
阿里·阿克巴尔
阿克巴尔出生在巴基斯坦北部城市拉瓦尔品第,上世纪60年代晚期来到欧洲,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谋生,后来在去巴黎旅行的途中遇到一位街头报贩,自此与报纸结缘。从1973年开始,阿克巴尔落脚巴黎,开启了在塞纳河左岸叫卖报纸的生涯。
起初,阿克巴尔结识了一名《查理周刊》的记者,于是向巴黎索邦大学和附近院校的学生兜售这本讽刺漫画杂志,凭借幽默的话语和叫卖吸引客户。上世纪70年代,巴黎街头活跃着三四十名像阿克巴尔这样的卖报人。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他们就像城市中的“大喇叭”,高喊着当天的头条新闻,为市民传递资讯。阿克巴尔说,那时候下午刚出版的《世界报》,上市一小时就能卖出八九十份。
阿克巴尔的老主顾里有一位买了22年报纸的画廊老板,他眼中的阿克巴尔“忠诚、善良且笑容满面”,而且“他还会在街头展示一种诗意”。所谓“诗意”,说的是阿克巴尔独特的卖报方式:“我会讲笑话,营造一种氛围……我努力走进人们的内心,而不是他们的钱包。”
50多年来,阿克巴尔见证了报纸行业的变迁。他说,现在经常8小时只能卖出去20份《世界报》,因为“现在全是电子化的(产品),人们都在刷手机”。每天卖报收入的一半归阿克巴尔,但当天没卖完的报纸无法退回,每天大概能赚60欧元。
“我就是喜欢纸的感觉。”阿克巴尔说,“我不喜欢平板电脑之类的东西,但我喜欢阅读,读什么都行,只要是真正的书,而不是在那些屏幕上的文字。”在他看来,以文艺气息著称的巴黎塞纳尔左岸地区,如今也不复往日景象,高端时尚精品店和餐厅取代了书店,“以前这里到处是作家、出版商,还有演员和音乐家……现在不过是个旅游景点”。
如今,阿克巴尔自己也成了当地社区的一个文化符号。一名上世纪60年代迁居此地的居民说,自己好像和阿克巴尔“一起长大”,“他就像个兄长”。玛丽-劳尔·卡里尔是阿克巴尔的老主顾,她说:“阿里(·阿克巴尔)就是一个地标,我每天都从他这儿买一份《世界报》,我们还会一起喝杯咖啡,有时一起吃饭。”就连马克龙也买过阿克巴尔的报纸,“他以前在巴黎政治学院上学时,有时还会给我买一杯咖啡。现在他是总统了,我就很难见到他了。”阿克巴尔说。
法国的国家功绩勋章一般授予那些在军队或日常生活中“杰出服务”超过10年的人,阿克巴尔得到这一殊荣实至名归。他现在靠最低养老金生活,卖报已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享受其中的乐趣。阿克巴尔每天奔走卖报,相当于步行8英里(约合12.87公里),但他说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会一直卖下去,“我喜欢走路,喜欢跟人聊天,在这里我很自由”。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