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三千多公里的“心脏雕琢”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3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边晓霞

从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县到山东淄博,7个月大的小维(化名)在父母的陪伴下,踏上了一场3000多公里的“治心之旅”。

出生仅5个月时,小维因反复感冒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巨大室间隔缺损(膜周部)、肺动脉瓣狭窄、卵圆孔未闭、三尖瓣反流……复杂的病情,像一团迷雾般笼罩着这个家庭的未来。

7个月大的孩子,心脏尚不足成人拳头的1/3,这意味着手术操作难度极大;加之室间隔缺损导致左心扩大,肺动脉瓣狭窄限制血流,右心室流出道肌束、三尖瓣反流让病情和治疗都雪上加霜,若不及时干预,心衰、发育迟缓随时可能降临。

“既要治好病,也要让孩子未来少些遗憾。” 世博高新医院心外科团队决心挑战“先心病手术”极限。

“这就好像是一场雕琢,我们要将切口压缩至4-5cm(仅为传统切口的1/3),这意味着医生需要在更狭窄的空间里操作,要凭借经验和手感,精准定位心脏缺损与狭窄部位。”世博高新医院特聘专家苏俊武教授介绍说,“修补室间隔缺损时,还要避开心脏传导束,因为误差超1mm就可能导致孩子心律失常;重塑肺动脉瓣时,还需要精细修剪瓣叶,确保血流顺畅;从体外循环的参数调控,到麻醉深度的精准维持,每一步都如钟表齿轮般严丝合缝。”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正式启动。

在不足巴掌大的“操作空间”里,缝合人工补片,封堵膜周部缺损,保护周边瓣膜与传导组织;重塑肺动脉瓣,细致修剪瓣叶,解除狭窄;逐层闭合切口将“创伤”降到最低……一项项工作如“拼图”般紧密贴合。

最后历经数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当小维的心脏重新有力跳动时,看到监护仪上的波形,医护人员都深深舒了一口气。如今,小维的心脏功能逐步恢复,即将带着“心”希望,拥抱属于她的美好童年。

责任编辑:李艳晨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